盘盘出鸟道,杳杳行人村。
斗起邛崃山,仄隘逾剑门。
天险溯开凿,未可常理论。
阴阳分向背,旦夕殊寒暄。
连山走云气,倏忽同追奔。
一峰独秀出,颇似岳势尊。
其下九折坂,劖绝割厚坤。
况复急雨薄,万壑当昼昏。
回舆与叱驭,北辙视南辕。
所志各有托,忠孝惟其根。
踟蹰两不决,心绪蚕丝繁。
峭壁落井底,一发青天痕。
人生鲜百岁,只有名常存。
勒铭匪易事,或用酬惊魂。

【注释】九折坂:指险峻的山路。盘盘:曲折的样子。鸟道:指崎岖狭窄、难以攀登的山路。杳杳:形容行人稀少。斗起:指山势高峻。邛崃山:今在四川,是著名的高山之一。仄隘:险峻狭窄。剑门:今在四川剑阁县境内,为蜀道名关。溯:逆流而上。天险:天然的险阻。向背:指阴阳二气。殊:极,很。连山走云气:指山峰上常有云雾缭绕。倏忽:很快。追奔:追逐飞逝之马或车驾。一峰独秀出:指山形奇特。岳势尊:指山峰高耸如岳。劖绝:砍削断绝。厚坤:大地。况复:何况又。急雨薄:大雨倾盆而下。万壑:无数的山谷。当昼昏:在白天也看不见阳光。回舆:皇帝出行的车驾。与:跟。叱驭:驾驭马匹。北辙视南辕:指南辕而北驰(意即误入死路)。所志各有托:每个人有不同的抱负、志愿和志向(即志向各异)。忠孝惟其根:只有忠和孝才是立身的根本。心绪:心情。蚕丝繁:比喻思绪纷乱、纷繁复杂。

【赏析】此诗首四句写山高路险,人烟稀少。接着写山高林密,云雾缭绕。再写山势陡峭,道路艰难。后四句写山峦重叠,云雾弥漫。最后两句以“勒铭”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忠孝精神的追求。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形象鲜明,富有生活气息,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当时杜甫正在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居住。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借描写蜀道之难抒写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抒发忧国忧民情怀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