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行春未半,桃李旋成蹊。
番夷亦耕作,两牛扶一犁。
渐入古隘口,微雪风凄凄。
窄磴上不已,似欲穷天倪。
深厓壁如削,直下流青溪。
唐人设关处,湮没无由跻。
累累碎石明,隐隐哀猿啼。
勉旃率先路,夕日方平西。
【译文】
春天才过半,桃李就开出了花,小路被踏出一条条的。番夷人也开始耕作了,他们两牛扶一犁,在耕田。
渐渐进入古隘口,天边飘下细雪,风声凄切,山路崎岖。
窄小的石阶上不断有人攀爬,似乎想要穷尽天地间的高峻。
深涧如同刀削一般,水流直泻青溪,唐人在此地设置关隘,但如今已经消失,无迹可寻。
石头上满是裂痕,仿佛在低声哭泣,哀猿啼叫声回荡在山间。
大家要振作精神,走在最前面,夕阳正在西沉。
【注释】
兹行:这一趟行走。
春未半:春天还没有到一半。
桃李:泛指桃花和李花,春天里常见的植物。
旋成蹊:很快就被踏出一条路来。
番夷:指吐蕃、羌等少数民族。
耕:耕田耕种。
扶:扶持。
渐入:逐渐靠近。
微雪:淡淡的雪花。
凄凄:形容天气寒冷而清冷。
磴(dèng):石台阶。
不已:停不下来。
欲穷:想达到极点。
天倪:天的边际。
涯:尽头。
直下:直接从高处往低处延伸。
青溪:青色的溪水。
湮没:消失,埋没。
跻(jī):登高。
累累:重叠的样子。
明:明亮。
隐隐:隐约,模糊。
哀猿:悲鸣的猿猴。
勉旃(qiān):努力前行的意思。旃(zhān),古代一种长条形旗子,这里借代前进的路。
夕日:傍晚时分的太阳。平西:太阳西斜,天色已晚。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经过一段艰难的旅程后所作。诗中描写了沿途的风光以及所遇到的困难。诗人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和人物行为,表达了自己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以“春”为线索串联起整首诗,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