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枝雀啅转春温,正试东风第一番。
每自凝神当远驿,为谁孤立向荒村。
晴云曳宕春无限,午夜分明月有痕。
索解此中浑未易,目成脉脉在忘言。
梅花
疏枝雀啅转春温,正试东风第一番。
每自凝神当远驿,为谁孤立向荒村。
晴云曳宕春无限,午夜分明月有痕。
索解此中浑未易,目成脉脉在忘言。
注释:
疏枝:梅花的枝条稀疏。雀啅:鸟雀鸣叫的声音。温:暖和。正试东风第一番:正是初春时节的第一场东风。当:面对。远驿:指遥远的驿站。为谁:为什么。孤立:孤独。荒村:荒芜人迹罕至的村落。曳宕:飘逸。春无限:春天无边无际。午夜:深夜。分明:清楚可见。索解:解释。浑未易:很难解释。目成:眼神传情。脉脉:含情脉脉。忘言:无需言语表达。
赏析:
这首五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花画面。首联“疏枝雀啅转春温,正试东风第一番。”以梅花作为主题,通过描述梅花的形态、颜色和声音,勾勒出梅花的轮廓。梅花的枝条稀疏,颜色淡雅,仿佛在春风的吹拂下显得更加娇嫩。梅花发出的声音如同鸟儿的鸣叫,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
颔联“每自凝神当远驿,为谁孤立向荒村。”进一步描述了梅花所处的环境和主人的心情。梅花位于遥远的驿站,独自面对荒芜的村落,似乎在等待某种未知的命运或期待某个人的归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怜惜之情。
颈联“晴云曳宕春无限,午夜分明月有痕。”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述,将读者的视线从梅花引向天空和月亮。晴朗的天空中,云彩飘逸,仿佛在为春天增添更多的色彩和活力。而在深夜时分,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梅花的影子,给梅花增添了一份神秘的魅力。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梅花的美丽和坚韧。
尾联“索解此中浑未易,目成脉脉在忘言。”是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通过“索解”一词表达了对梅花的不解和疑惑,但最终却无法用语言来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而“目成”一词则暗示了诗人与梅花之间的默契和情感交流。尽管不能用言语表达,但诗人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情感却是无法掩饰的。最后一句“在忘言”更是强调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已经超越了语言的限制,达到了一种心领神会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梅花的傲骨和坚韧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