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此老古开士;我生之初新翰林。
注释:有人说这个人是古代的高僧,我却说他是新近入仕的翰林。
赏析:这是赠给钱栻(字公辅,号潜斋)的一首诗。诗中以人言自谦,而用“此老”来指钱栻,表示对他有知遇之恩。诗中“我生之初”,指诗人自己出生之前,即唐玄宗开元时期,当时朝廷重文轻武,文人地位很高;“新翰林”则指诗人入仕之后。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钱栻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人言此老古开士;我生之初新翰林。
注释:有人说这个人是古代的高僧,我却说他是新近入仕的翰林。
赏析:这是赠给钱栻(字公辅,号潜斋)的一首诗。诗中以人言自谦,而用“此老”来指钱栻,表示对他有知遇之恩。诗中“我生之初”,指诗人自己出生之前,即唐玄宗开元时期,当时朝廷重文轻武,文人地位很高;“新翰林”则指诗人入仕之后。全诗表现了诗人对钱栻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长沙会馆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隔秋水一湖耳,看岸花送客,樯燕留人,此境原非异土: - 秋水一湖:形容湖水清澈,如秋水一般。 - 岸花送客,樯燕留人:岸边的花伴随着游客离去,船上的燕子也留恋着人们离去,表现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 - 此境原非异土:这里的“此境”指的是长沙会馆所在的环境,诗人认为这里并非陌生之地,而是自己熟悉的家乡。 2.
【注】: 五百名贤祠联:指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的一副对联。 貌取:外貌、形式。 德言:德行与言论。 石室:指晋代王导隐居处,即石室山。 阿堵:指钱谦益《五百名贤祠堂记》中“一尊香火,千载风徽”。 神传:神化。 模:楷模。 范:典范。 金阊:指苏州古称金阊门。 赏析: 此诗赞美苏州沧浪亭五百名贤祠的对联。 上联:“非关貌取前人,有德有言,千载风徽追石室” 意思:并不在于外表去模仿前人
诗句: 杯前三尺青蛇,仙会恍游蓬岛路; 译文: 在杯边,仿佛看见一条三尺长的青色蛇,仿佛置身于仙境中的蓬莱岛上漫步。 赏析: 此联描绘了诗人在饮酒时所感受到的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通过“青蛇”这一形象,将仙人、仙境等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人感到既神秘又亲切。"仙会恍游蓬岛路"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意境,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同时,诗人通过对酒的描绘
【注释】:啸轩联 吃惠州饭,和渊明诗,陶云吾云,书就一篇归去好; 判维摩凭,到东坡界,人相我相,笑看二士往来同。 【赏析】:此联为对句,上联为“惠州饭”三句,下联为“维摩凭”三句。 上联的“吃惠州饭”,即以“惠州饭”为题作文,是说吃了惠州饭之后,再与渊明(陶潜)的诗、陶云吾的评语一起读,觉得写得真好,于是欣然作答。 下联的“判维摩凭”,即“倚杖看淮山”,是说在苏东坡的领地里,你我相互依偎
父啊你生养我们,母啊你养育我们,让我们没有父母却有父母,这是百姓的父母。 儿子的话像,孙子的话续,看着就像子孙看待子孙,用来保障我们的子孙。 注释: 安徽:指安徽省。 育婴堂:旧时为婴儿提供抚养和教育的地方。 俾无父母:使没有父母。 以保我孙:用来保护我的后代。 译文: 父亲啊你生养我们,母亲啊你养育我们,让我们没有父母却有父母,这是百姓的父母。 儿子的话像,孙子的话续,看着就像子孙看待子孙
【注释】 吕祖殿联:指一副对联,上联“卅二色神仙宝光”指的是佛教、道教、儒家三种文化,下联“五千言道德真嗣”指的是孔子的《论语》和老子的《道德经》。 【赏析】 这副对联以佛、儒、道三教合一为主题,上联通过色彩来比喻三种不同文化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下联则用“三千”一词暗指孔子的《论语》,而“五千言”则是对《老子》的形容。整副对联既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译文,然后是注释,最后是赏析。 翻译诗句,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台接:指书院高台与书屋相连。囊萤:指晋代人车胤因家贫买灯油困难
豫园三穗堂联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对联,由陶澍所创作。此联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寓意了人在自然中可以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和乐趣。 诗: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译: This is in the sea, not me nor fish are all joyful.land; 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此即濠间,非我非鱼皆乐境。 注释: “此”指的是濠濮间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是文学常识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首先要通读全诗,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以及本诗的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进行分析,最后要指出其表达的情感即可。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的意思是:高楼虽然很高,但任凭云雾飘过;池子虽然不大,却能将月亮送来(映照在池中)。诗人以楼与池作比,赞美了池子虽小但景色优美的特点。 【答案】 示例一
注释:在豫园的西廊写下这副对联,放飞白鹤追寻那三座仙岛上的隐士;邀请梅花共饮一壶春酒,与他们畅谈。 赏析:此对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上联“放鹤去寻三岛客”,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放飞白鹤,去寻找那些隐居于三座仙岛上的隐士们。下联“约梅同醉一壶春”,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宴饮场景,诗人邀请梅花一同品尝春天的美酒,共享那份宁静与美好。整副对联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浪漫情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和理解重点词语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译文,然后是注释,最后是赏析。 翻译诗句,注意重点字词的解释: 台接囊萤,如车武子方称学者;——台接:指书院高台与书屋相连。囊萤:指晋代人车胤因家贫买灯油困难
赠杨季鸾联 要什么功名,一个太学生,能使公卿推国士; 亦无多著作,两卷春心阁,长留宇宙作诗人。 注释: [赠杨季鸾联]:这是一首赠送友人杨季鸾的对联。上联强调了杨季鸾作为太学生的才华和成就,已经足以使公卿都推重他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下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杨季鸾没有过多的作品的赞赏,认为他的两卷作品足以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诗名。整首对联既赞美了杨季鸾的才华和成就,又表达了对他无功利之心的理解和尊重。 赏析
【注释】 题:书写。室联:挂在居室的对联。 【赏析】 此联是作者勉励人们要勤奋努力,多做好人好事,振作精神去读书学习。上联“尽力为善”强调的是做人的道理;下联“振精神读书”则是说,只有振奋精神,勤于读书才能有所成就。这两句对仗工整,一正一反,互相映衬,十分和谐
摩云书院联 化雨无私,忆往岁踏雪来过,曾话春风一席; 摩云有志,愿诸生凌霄直上,勿忘灯火三更。 注释: - 化雨:形容恩泽如同春雨一样,滋润万物。 - 无私:形容恩泽不偏私、平等地给予所有人。 - 忆往岁:回忆过去的时光。 - 踏雪:形容冬天行走在雪地中。 - 一席:一次聚会或谈话。 - 春风一席:比喻春天的温暖和愉悦的聚会。 - 摩云:形容志向远大,能够超越云端。 - 凌云:比喻志向高远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云台山美景的七言绝句。 诗句解读: 1. "海甸涌名山,烟复云回,位业真灵参五岳" —— 描述的是云台山如海之甸地涌出名山,山中云雾缭绕,仿佛真气与五岳相通。 2. "洞天开福地,阳舒阴霅,馨香瑞应启三元" —— 形容山洞如同打开的福地,阳光明媚时(阳舒),阴暗处(阴霅)也散发馨香,吉祥如意,预示开启三元(天地人)的好运。 译文: 在广阔的海甸之地,涌现出一座座名山
【注释】: 倚树:指凭依树木。论、占:分别指谈论功业、占据地盘。 爽籁:清新悦耳的琴声。涧壑:山间的沟壑。 在田:指在田野间。 甘膏:甜美的乳汁。洒润:滋润、养育之意。 普桑麻:普遍生长茂盛的桑麻。此处泛指农田。 【赏析】: 这是一首咏赞地方官吏政绩之诗。首句写官居高位者谈功论赏,意气风发,清音悦耳,令人肃然起敬;次句说他们在民间施行仁政,恩泽普施,使百姓安居乐业。此二联对仗工稳而意境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