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道丧世,消息畴知之。
母子一念忍,机发倾天维。
决流没一日,𧥄𧥄鱼头悲。
有鸟名姑恶,哀哀三月时。
广室无空虚,再摘蔓离离。
黄美不在裳,娲羿相推移。
有物何不仁,刍狗天地为。
蜉蝣旦夕死,见晓何由期。

诗句原文:

哀哉道丧世,消息畴知之。

母子一念忍,机发倾天维。

决流没一日,𧥄𧥄鱼头悲。

有鸟名姑恶,哀哀三月时。

广室无空虚,再摘蔓离离。

黄美不在裳,娲羿相推移。

有物何不仁,刍狗天地为。

蜉蝣旦夕死,见晓何由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乱世中人们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诗中的“哀哉道丧世,消息畴知之”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道德衰微的感叹。接下来,“母子一念忍,机发倾天维”反映了家庭内部的悲剧和无力感。最后,“蜉蝣旦夕死,见晓何由期”则通过微小生命的象征,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译文:
哀叹世间的道德已经败坏,消息却无人知晓。母子之间一旦生出恶意的念头,就能引发巨大的灾难。一天之内决堤的水能淹没一切,鱼儿的悲伤令人心酸。有一种鸟儿名叫姑恶,它在春天哀鸣直到三月。广阔的室内没有留下空隙,再次采摘藤蔓显得稀疏。美丽的衣裳不再穿在身上,女娲和羿神互相推移。万物都充满了不仁之心,把天地当作了祭品来崇拜。像蜉蝣一样的生命短暂而死,早晨醒来又有什么可期待的呢?

注释:

  • 哀哉道丧世:表达了对道德衰败社会的悲痛。
  • 母念忍机发:指家庭内部因小事而起的矛盾可能引发大的灾祸。
  • 决流没一日:形容洪水带来的灾害之巨大。
  • 𧥄𧥄鱼头悲:比喻因灾难而悲痛的鱼。
  • 姑恶:一种春日哀鸣的小鸟,常在春季出现。
  • 黄美不在裳:比喻美丽的东西不复存在。
  • 娲羿相推移:女娲和羿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两个神,他们在这里被用作象征,表示事物或观念的变化和更迭。
  • 刍狗天地为:用草人代替神灵进行祭祀,比喻对天地的轻率行为。
  • 蜉蝣旦夕死:蜉蝣寿命极短,象征着生命的短暂。

此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深刻地展现了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悲哀。它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记录,更是对人性、道德以及存在意义的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