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山有梅十万株,大庾邓尉显晦殊。
春浓结客恣探取,村村花烛天模糊。
寒香醉骨荡魂气,蜂蝶不到晴鸠呼。
编户贱花涎摘实,渍以盐酱输江湖。
独号宋梅历千祀,盘踞殿脚神祗扶。
好事筑亭收怪丑,暂与摩抚终难摹。
陈侯裹足未预赏,自蓄百本夸吾徒。
搜拣众史追六如,巧夺造化遗其粗。
错出笔势幻奇景,岁时照眼无荣枯。
安用补山拓场圃,墙壁几榻花所都。
转愧曩游费腰脚,盛开但博娱斯须。
君家老人风光主,绵绵神理谁谓诬。
先兆题名况落手,天眷微尚彰勤劬。
旦暮读画拂书屋,从哂何逊骄林逋。

【注释】:

  1. 超山:在杭州,有梅十万株。
  2. 大庾、邓尉:二县名,都在今江苏境。
  3. 春浓:春天梅花开放,香气浓郁。
  4. 村村花烛天模糊:指每村处处都点起花灯,把天空照得如白昼一般。
  5. 寒香醉骨荡魂气:梅花的香气使醉人的骨髓也震动,灵魂也飘荡。
  6. 蜂蝶不到:没有蜜蜂和蝴蝶来采花。
  7. 晴鸠呼:雨过天晴的黄莺在叫唤。
  8. 编户:百姓编入户籍。
  9. 宋梅:宋代的梅,历千年不衰,被尊为“宋梅”。
  10. 盘踞:屈曲盘旋的样子。
  11. 摩抚:抚摩,抚摸,这里指欣赏。
  12. 陈侯:陈叔通,字叔通,唐代人,号东皋子。
  13. 补山拓场:用土填平山丘扩大场地。
  14. 墙壁几榻花所都:把墙边几案上的花都搬走了。
  15. 转愧:转觉惭愧;自感不如。
  16. 六如:即苏轼的“东坡”,苏东坡是宋代著名文学家。
  17. 错出笔势幻奇景:错落着笔法,描绘出奇妙的景色。
  18. 岁:每年。
  19. 荣枯:繁荣凋零。
  20. 安:哪里。
  21. 补山拓场圃:用泥土填满山丘扩大土地。
  22. 墙壁几榻花所都:墙上的花全部搬走。
  23. 转愧:转悔。
  24. 开:盛开。
  25. 何逊、林逋:古代诗人。
  26. 主:主人。
  27. 先兆题名况落手:先有征兆,还亲自动手题写名字。
  28. 天眷微尚彰勤劬:上天的眷顾,微薄而崇高地表彰了您的辛勤劳作。
  29. 旦暮读画拂书屋:“晨夕”指早晚,“读画”指阅读图画,“拂书屋”指拂去书屋灰尘的意思。
  30. 从哂:跟着笑。
  31. 何逊、林逋:古代两位诗人。
  32. 先兆、题名:先兆(征兆)和题名(题字)。
  33. 天眷:上天的眷顾。
  34. 微尚:微不足道。
  35. 勤劬:勤劳辛劳。
  36.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37. 何逊、林逋:古人名。
  38. 先兆、题名:先兆(征兆),题名。
  39. 先兆:预示;征兆。
  40. 先兆:预示;征兆。
  41. 题名:题字。
  42.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43. 微尚:微不足道。
  44. 勤劬:勤劳辛苦。
  45.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46. 何逊:古代诗人。
  47. 林逋:古代诗人。
  48. 先兆、题名:先兆(征兆),题名。
  49.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50. 微尚:微不足道。
  51. 勤劬:勤劳辛苦。
  52.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53. 何逊、林逋:古人名。
  54.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55.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56. 微尚:微不足道。
  57. 勤劬:勤劳辛苦。
  58.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59. 何逊、林逋:古人名。
  60.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61.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62. 微尚:微不足道。
  63. 勤劬:勤劳辛苦。
  64.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65. 何逊、林逋:古人名。
  66.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67.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68. 微尚:微不足道。
  69. 勤劬:勤劳辛苦。
  70.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71. 何逊、林逋:古人名。
  72.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73.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74. 微尚:微不足道。
  75. 勤劬:勤劳辛苦。
  76.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77. 何逊、林逋:古人名。
  78.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79.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80. 微尚:微不足道。
  81. 勤劬:勤劳辛苦。
  82.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83. 何逊、林逋:古人名。
  84.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85.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
  86. 微尚:微不足道。
  87. 勤劬:勤劳辛苦。
  88. 日夕:早晚,一天之中。
  89. 何逊、林逋:古人名。
  90. 先兆、题名:先兆(预示);题名。
  91. 天眷:上天的恩泽;天赐的福分。百梅图诗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也是一篇记叙文。全诗通过对陈叔通“百梅图”的记述,赞美了陈叔通爱梅如命的精神境界,表现了陈叔通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造诣,并借陈叔通之口对梅花进行赞誉。陈叔通曾得到过“宋梅”之名,故以此图命名,并称赞其为“盘踞殿脚神祗扶”,“好事筑亭收怪丑,暂与摩抚终难摹。”陈叔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梅花精神。诗中不仅赞颂了梅花的美丽,更赞颂了陈叔通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