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集冲夷中抗烈,道家儒家出游侠。
放翁孤抱颇似之,皆奇男子无分别。
可怜垂死望王师,忠义从今欲语谁。
历劫天留团扇面,起扶名教与论诗。
【解析】
本诗为七绝,全篇以“孤抱”二字统摄全篇,写陶渊明、张岱、陆游三位历史人物。首联用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来写自己远祖的遗像;颔联用张岱的话:“我生平所见,无如张岱《西湖七月半》中‘湖上影子,看倩不倩’两句最好。”来写自己对张岱的景仰;颈联用陆游的诗句“可怜白发生,犹说长安陷”来写自己对陆游一生的悲悯;尾联用陆游的话:“历劫天留团扇面”来写自己与陆游的同病相怜,同时用“起扶名教与论诗”来写自己欲振兴儒学、弘扬正气、挽救时世的愿望。
【答案】
译文:
远祖画像在高堂之上,我遥想当年陶元亮。陶公的诗写得好,冲夷中能抗烈风霜。
道家思想儒家精神,都是大丈夫没有分别。可叹的是垂死之时盼望王师,忠义之心至今无人传扬。
经历劫难留下团扇面,重扶名教与论诗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陆蔼堂应门人请求所题的一副对子。诗人在门额上写下了三行字:
第一句“陶集冲夷中抗烈”,用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见南山”一句,来写自己远祖的遗像;第二句“道家儒家出游侠”,用张岱的话“我生平所见,无如张岱《西湖七月半》中‘湖上影子,看倩不倩’两句最好”来说明自己对张岱的景仰;第三句“放翁孤抱颇似之”,以陆游的诗句“可怜白发生,犹说长安陷”来写自己对陆游一生的悲悯;第四句“皆奇男子无分别”。这四句诗,概括了诗人对于陶渊明、张岱、陆游三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可怜垂死望王师”,诗人借用杜甫的诗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杜甫:《登兖州城南楼》)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于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
第六句“忠义从今欲语谁”,诗人以“忠义”二字来概括陶渊明、张岱、陆游等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忠诚爱国、关心民生的崇高品德的钦佩之情。
第七句“历劫天留团扇面”,诗人以“团扇面”来比喻他们的遗像,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一生坎坷、颠沛流离的感慨之情;同时以“历劫”二字来概括他们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于他们的同情和崇敬。
最后一联“起扶名教与论诗”,诗人以“扶名教”二字来概括自己的志向,表达了诗人对于维护儒学正统、弘扬正气、挽救时世的坚定信念;同时以“论诗”二字来概括自己的学问修养,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