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雨气寒,落舟风力怒。
披襟划虚空,洗我酒痕污。
梭穿洲渚非,箭激云壑暮。
闲鸥似相哂,数客来复去。
小水明湾洄,初认系缆树。
阴岸聚魍魉,鼾榻杂妇孺。
宵深乱蓬滴,下挟波声仆。
犹揽赠刀心,一枕吾何与。

《雨中发南昌行七十里泊张家湾》是清末近现代初著名的诗人陈三立的作品。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是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乘船从南昌出发,经过七十里路到达张家湾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出郭雨气寒:指的是走出城门,迎接的是雨后的寒冷天气。雨气寒意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
  • 落舟风力怒:意味着船只在江面上行驶时,受到了狂风的袭击,风力很大,给人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
  • 披襟划虚空:表达了面对风雨,诗人不惧困难,挥袖如风,自由自在地在虚空中划动,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 洗我酒痕污:酒后留下的痕迹被雨水冲刷干净,象征着洗涤心灵的烦恼和尘世的羁绊。
  • 梭穿洲渚非:形象地描述了水流在洲渚之间穿梭,像梭子一样快速移动,给人一种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感觉。
  • 箭激云壑暮:像是弓箭射入云间形成的沟壑,到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给人以壮阔而深沉的感觉。
  • 闲鸥似相哂:描述海鸥在天空中飞翔,似乎在嘲笑着船上的人们。这种描写既生动又富有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 数客来复去:反映了旅途中人们的来来往往,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他们的到来和离去都显得如此自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动。
  • 小水明湾洄:形容水面平静,湾流回旋,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 初认系缆树:在初次看到树木时,人们可能会产生亲切感或归属感。这里的“系缆”可能指船舶停靠在岸边,而“认”则是一种认识或感知的过程。
  • 阴岸聚魍魉:暗指夜晚的河岸上聚集了一些神秘的东西,可能是鬼怪或是其他令人不安的存在。
  • 鼾榻杂妇孺: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孩子们在母亲的帮助下入睡,而成年人则鼾声大作。这种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
  • 宵深乱蓬滴:夜晚来临,雨势加大,如同乱蓬一般纷纷扬扬地落下。
  • 下挟波声仆:波浪拍打在岸边的声音如同被什么东西抓住一般,向下拉扯,给人一种压迫感。
  • 犹揽赠刀心:尽管生活艰难,但诗人仍保持着一颗慷慨的心,愿意将手中的刀赠送给需要它的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豁达和无私。
  • 一枕吾何与:暗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超脱,即使是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他也能安然入睡,不去关注外面的世界。

可以感受到诗人陈三立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个人情感世界的独到理解。他的诗作常常蕴含哲理和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