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砌秋花日脚蒸,松根怪石瞰崚嶒。
夜寒山影加帷幕,不放孤蟾照曲肱。

【注释】

  1. 山居:居住在山中。即事:写所见的事情。
  2. 缘砌:沿墙而行。日脚蒸:太阳的光线从花丛中穿过,好像被蒸熟了。
  3. 松根怪石:松树的根部和石头。瞰崚嶒(líng cén):俯视、仰望的样子。
  4. 夜寒:夜晚的寒冷。山影:月光映在山的影子上。帷幕:比喻月光。
  5. 孤蟾:月亮。曲肱(ɡōnɡ):弯曲的手臂。
    【赏析】
    这首小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山居夜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生活情怀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描写了秋天山居的景色,通过观察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首句“缘砌秋花日脚蒸”,描述了沿着山墙生长的秋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阳光被花朵吸收了一般,散发出温暖的光芒。这里的“日脚”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投射在地面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第二句“松根怪石瞰崚嶒”,则转向描写山中的景观。诗人观察到松树根部旁的怪石,它们高耸入云,俯瞰着周围的一切,给人以巍峨壮观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了岩石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立体感。
    第三句“夜寒山影加帷幕”,进一步展开了夜晚的山景。夜晚降临,月光洒在山岭上,使得原本清晰的轮廓变得朦胧而神秘,宛如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缓缓展开。这里的“夜寒”二字,不仅形容了夜晚的寒冷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然而,正是这种孤寂之中,更显得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末句“不放孤蟾照曲肱”,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他不愿意让孤独的月亮照亮自己弯曲的手臂,而是选择在夜色中独自沉思或休息。这里的“孤蟾”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心境,他并不羡慕月下的美好时光,反而珍惜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秋花、怪石、山影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深夜孤寂中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和对生活真谛的探索。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注重意境营造的特点,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