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卧围三日雨,危楼幻作海中山。
重重烟雾重重影,控鲤仙人自往还。

【注】

一榻:指诗人的居室。

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海市蜃楼的画面,“危楼”即高楼,“幻作山中”是说在雾中看到一座山。

五句:以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故事,暗喻仙人能飞天遁地,往来自如。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人李贺,他的一生坎坷不平,仕途屡受打击,他的作品往往寄寓着深刻的人生感悟。此诗描写的是作者居室中看到的海市蜃楼,但海市蜃楼并非虚幻之景,而是有其真实存在的物理基础,只不过由于光线折射、反射和大气折射造成的幻觉罢了。

诗的前三句是写海市蜃楼的景象。第一句说“一榻卧围三日雨”,说明居所被云雾笼罩;第二句“危楼幻作山中”说高耸入云的高楼,在云雾中忽隐忽现,好像变成了山中的一座楼;第三句“重重烟雾重重影”,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迷蒙难辨的情状。三句连用三个“重重”叠词,形象地描画出一种迷离恍惚的意境。第四句则以“控鲤仙人自往还”来点明海市蜃楼的来源,意谓那海市蜃楼正是像鲤鱼一样,从蓬莱仙岛飞腾而来,又像仙人那样自由自在地来往于其间。

这首诗虽然描绘了海市蜃楼,但却并不直接告诉读者它是什么,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猜测。因此,读者在读后可能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联想。比如,有人可能会想到“蓬莱仙境”、“海市蜃楼”,也有人可能会联想到“蓬莱仙岛”、“海上仙山”,甚至联想到“海市蜃楼”这个词,等等。而作者之所以不直接点明,可能是要启发读者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领略海市蜃楼的魅力,去体会海市蜃楼的神奇之处。

这首诗的写法也值得人们借鉴。诗人没有直接去描写海市蜃楼本身,而是通过写居室所见之景来间接地表现海市蜃楼。这样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弊病,又避免了晦涩难懂、难以理解的毛病。同时,这种写法也使诗篇具有了更大的艺术魅力和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