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渊明家上京,墟烟犹带白鸥横。
颦眉别有醉眠处,万古孤篷浪打声。
【注释】
指点:指指点点,指点江山;渊明:指晋陶渊明;家上京:指庐山东林寺。渊明曾隐居于此;墟烟:指庐山一带的烟云;白鸥横:指白鸥飞翔在烟云中;颦(pín)眉别有醉眠处:指诗人自己独有一处醉眠的地方;万古孤篷浪打声:指船行万里,风浪交击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由鄱阳浮江至九江时所作。诗中描绘了庐山东林寺一带的秀丽景色,表现了杜甫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生活的情怀。
首句写诗人登庐山后所见的景物。诗人登上庐山后,便指点江山,放眼远眺,眼前出现的是一幅多么迷人的画面:烟云缭绕之中,白鸥飞翔,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指点”二字写出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豪情壮志。
二句紧接首句描写,进一步写景。庐山以烟云著称,而诗人此时正站在庐山之巅,遥望着远方的庐山,不禁想起了晋代著名隐士陶渊明。陶渊明曾隐居于庐山东林寺,他与大自然为伍,过着田园隐居的生活。而如今,当诗人站在这庐山之颠,不禁想起陶渊明当年隐居此地的事迹。
三、四句写诗人在东林寺附近的一处幽静之处独自饮酒,醉卧其中,任凭风吹浪打,也浑然不觉。“颦(pín)眉别有醉眠处”,用“颦(pín)眉”形容诗人醉酒后的神态,十分形象生动;“别有”两字则表明此处并非一般之处,乃是诗人独有之地。“万古孤篷浪打声”一句,更是将诗人醉酒酣睡的情景写得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深远清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享受。此诗虽无华丽的辞藻,但意境优美,韵味无穷,读来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