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棱千峰电掷眼,还我匡庐心所亲。
悬瀑之岩猿叫处,僧床冷月汝何人。
诗句:棱棱千峰电掷眼,还我匡庐心所亲。
译文:千山万岭如同闪电般刺破天际,让我心中怀念那熟悉的庐山。
赏析:
作者介绍: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词人。字逢原,号广陵先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王安石对王令的人品和文章十分推重,曾以夫人之妹妻之。
诗词原文:
棱棱千峰电掷眼,还我匡庐心所亲。
悬瀑之岩猿叫处,僧床冷月汝何人。注释与翻译:
- “棱棱”形容山峰陡峭如电光闪烁。
- “匡庐”指庐山,古人常用“匡庐”来代指名山大川。
- “电掷眼”形容山峰的陡峭,好像闪电直击眼睛一般。
- “还我”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到自己心中的庐山的情感。
- “悬瀑”指瀑布挂在山崖上的景象。
- “岩猿叫处”形容猿猴在峭壁上的叫声。
- “冷月汝何人”意为月光清冷而你是谁?可能指的是僧人在寂静的夜晚独自修行的场景。
-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观中,使人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宁静与美丽。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通过对山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 意境营造:诗中的山水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共同构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从而达到了物我两忘的艺术效果。
通过深入解读《江上三首其三》并分析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领略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他们对于友情、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这不仅是对古代诗歌的一次深入挖掘,也是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