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宫化杳国风远,图物西来见典型。
安得神州兴女学,文明世纪汝先声。

【译文】

公宫化成虚无,国风远去,图物西来见典型。

怎样才能使神州兴起女学,文明世纪你首先声。

【注释】

视:看待;女婴:女子;入塾:进学堂;戏为:当做;二绝句:两首诗;其一:指第一句“公宫化杳国风远”;其二:指第二句“安得神州兴女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天所作的《题画》。当时,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等维新志士,以“变法图强”为己任,积极提倡学习西学,主张兴办教育。他们把西方的“男女平权”“女子教育”等观念传入中国,对当时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影响。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诗的前两句写“女子入塾”,这是一幅图画。画面上,一个年幼的女子坐在学堂里读书。她身穿华丽的衣服,头戴着漂亮的花冠。她的面前摆着几本厚厚的书籍,她正专心致志地读着书。这两句诗通过画面,描绘了女子入塾时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教育的关心和期望。

后两句是作者的感慨之词。他看到这幅图画,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他感到,如果能够使女子们接受教育,提高她们的文化水平,那么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强大,我们的民族就会有更美好的未来。因此,他鼓励人们要重视女子教育,让更多的女性走向学校,走向社会。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女子教育的关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和期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优美,富有音乐感,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