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吟花吐媚晴辰,不减初筵领好春。
挂眼已成三变海,抚膺馀历四朝人。
久沦圣法群言乱,各保痴顽老味醇。
兴在毋忘真率会,傥增僮约恐难遵。
【赏析】
此为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六月,诗人与同年好友吴庸庵等同游西湖,观牡丹花宴,即席而作之诗。
“四月既望”,指农历四月十六日。既望,既,同“既”;望,月满。谓月圆之日。《后汉书·光武帝纪》:“春三月,上行幸鲁阳宫。帝东行,至于鲁县,有黄气见于城上,因留鲁地,遂至于曲阜,考祀孔子。”又《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昏翼中;旦婺中”郑玄注:“婺,婺女也,亦曰大辰。”孔颖达疏云:“婺者,心宿也,其色白,其星大,故以名焉。”按此诗首二句写春景,当是诗人登高望远,见春光明媚,百花盛开,不禁赞叹不已。莺鸟鸣声,花吐艳香,一派生机勃勃景象。“初筵领好春”,意即在春宴上尽兴享受美好的春光。颔联承首二句而来,言宴会之后,友人已感春光美好,而我则更觉春光可赏。“三变海”即沧海,喻指杭州西湖。白居易《长恨歌》有“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诗句,此处用其诗意,意即在宴会上听友辈咏叹牡丹之美,不觉陶醉其中。“抚膺馀历四朝人”句自谦。余历,犹余龄,年岁。四朝,指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四个皇帝相继在位。此言在宴会上听了友人的赞颂之后,自己不免感慨万分,觉得自己一生经历了四个朝代,却未能看到今日这般美景。颈联承颔联而来,由赞美牡丹转向感叹自己的身世遭遇。“久沦圣法群言乱”,“圣法”指圣人之法度,指朝廷的法制。“群言”,指各种言论。此言自己虽然身处圣法之下,但朝廷的各种议论纷纭,使人感到困惑不安。“各保痴顽老味醇”,此言大家还是保持自己那种天真纯朴、不加修饰的老味道吧。尾联承颈联而来,进一步强调自己的这种看法。“兴在毋忘真率会”,意为希望不要忘记真正的友情聚会。“兴”字下得含蓄,意谓不要忘了当年的朋友。“僮约”,指僮仆所定的规矩。此言不要忘了当年的规矩,不要因为今天的环境改变而忘记老朋友之间的情谊。末句“傥增僮约恐难遵”是说如果增加一些新的约束,恐怕就很难遵守朋友之间的情谊了。全诗语言平易通俗,感情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