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得榆钱挂杖头,可如玉局在儋州。
麦田颤影错成浪,蓼步飘髯相与秋。
岛树还怜巢越鸟,土风休问喘吴牛。
闲闲行乐无多地,弹指霓旌飏蜃楼。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题“次韵和天琴老人二首”中的“次韵”说明这是诗人的应景之作,是和友人天琴老人的《咏物》诗相合的;“和”,则是以己意和彼诗之意;“二首”则表明这是第二首,也是最后一首。

第一句“摘得榆钱挂杖头”意思是说:我摘下榆钱挂在杖头上,像不像玉局在儋州。“榆钱”指的是榆树的果实,榆树是一种落叶大乔木,榆钱即榆荚。这一句是说诗人把榆钱挂在了杖头,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玉局在儋州的怀念之情。

颔联两句是说麦田里麦苗的影子错乱成了一片波浪,蓼草中飘荡着的胡子与秋天相映成趣。这里“麦田”“蓼步”是指麦田和蓼草上,“颤影”“飘髯”是指麦叶摇曳的影子和飘荡的胡须。

颈联两句是说岛树上的鸟可怜,它们喜欢巢在越国的鸟窝里,土风不要管它喘气的牛,这里的“岛树”和“土风”都是诗人的借喻,“巢越鸟”指鹧鸪,“吴牛”指水牛,鹧鸪喜栖息于岛上树木上,水牛多生活在水边,故云。

尾联两句是说闲游游玩的地方没有多少地方,弹指之间霓虹旌旗飞扬,蜃楼浮现。这两句是全篇的总结之句,“闲闲行乐无多地”是对前文的点睛之笔,“弹指霓旌飏蜃楼”则是全诗的高潮所在,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在海南的生活是多么的惬意和快乐。

【答案】

摘得榆钱挂杖头,可如玉局在儋州。

麦田颤影错成浪,蓼步飘髯相与秋。

岛树还怜巢越鸟,土风休问喘吴牛。

闲闲行乐无多地,弹指霓旌飏蜃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