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瘠终关秦越人,海云蚀字写忧新。
群儿已解天能挽,此日争存意最真。
鬐爪馀腥犹点酒,须髯抵几想经旬。
图成不到焚香地,烦补西铭见智仁。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著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对友人作品的高度赞扬。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肥瘠终关秦越人,海云蚀字写忧新。
译文:无论富贵贫瘠,都关系到秦越人的忧乐,就像海云侵蚀文字一样。
注释:肥瘠(féi jí)指财富与贫穷;秦越人指秦朝和越国的人,泛指古代的百姓;海云蚀字比喻文字因岁月而磨损。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作品的情感深度,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反映了秦越人的真实生活状态。群儿已解天能挽,此日争存意最真。
译文:孩子们已经理解了天的意志,现在他们争着表现最真挚的意愿。
注释:群儿指孩子们;天能挽指天意可以改变;此日争存指当下人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孩子们理解天意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真实性的赞赏。鬐(qí)爪馀腥犹点酒,须髯抵几想经旬。
译文:鱼头(即鱼尾)上的余腥还可以用来点酒,胡子像胡须一样长,已经有一个月了。
注释:鬐爪指鱼头;须髯(rán xuán)指胡子;点酒指用鱼头熬汤作为酒水;经旬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对友人作品情感细腻的描述手法的赞赏。图成不到焚香地,烦补西铭见智仁。
译文:如果画成的作品还没有达到焚香之地的水平,那么请补充西铭中的智仁之道来提高作品的品质。
注释:图成指画作或书法等艺术作品的完成;焚香之地指极高的艺术境界;西铭指的是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中的《大学》部分;智仁指智慧和仁德。
赏析: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期待和鼓励,希望他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