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年零梦飏轩廊,陈锐相呼更举觞。
垂径藤萝含雨暗,啸墙梧槚压云凉。
劫馀风物为收拾,吴会词流尽老苍。
闲向药栏调孔翠,纷纷燕雁已高翔。
注释:
五月既望抵姑苏越二日,伯韬招同郑叔问郎中朱古微侍郎张次珊通参张伯琴太守吴渔川黄小鲁两观察饮集顾园。
隔年零梦飏轩廊:隔年的梦境飘荡在轩廊之间。
陈锐相呼更举觞:陈锐呼唤着大家,举起酒杯一起干杯。
垂径藤萝含雨暗,啸墙梧槚压云凉:垂落的藤萝带着雨水,显得昏暗;呼啸的墙壁上长满了梧桐和枣树,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劫馀风物为收拾,吴会词流尽老苍:剩下的风景被人们整理起来,而吴地的文人已经全部老去。
闲向药栏调孔翠,纷纷燕雁已高翔:在药栏旁悠闲地欣赏孔雀的美丽,而那些飞往南方的燕子和大雁已经高高地飞翔了。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游览苏州后写的一首纪游诗。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到达苏州后,与同僚们欢聚一堂的情景;第五、六句则描写苏州的自然景色,以及苏州的人文景观;最后两句则是抒发诗人对苏州风光的喜爱之情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隔年零梦飏轩廊,陈锐相呼更举觞”两句,以“隔年”一词点明此次游赏并非一次,而是隔了许久才得重逢。诗人用“飏轩廊”来描绘自己身处其中的感受,仿佛身在画中,十分惬意。同时,“相呼”二字也表达了同僚间的情谊。而“更举觞”则写出了大家相聚时的欢乐场面。
颔联“垂径藤萝含雨暗,啸墙梧槚压云凉”两句,则具体描绘出诗人所见之景。垂落的藤萝、带着雨水的梧桐和榆树,都在雨雾中显得更加幽深、静谧。而那呼啸的墙壁上的梧桐和枣树,又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颈联“劫馀风物为收拾,吴会词流尽老苍”两句,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这里所说的“劫馀”,是指战争结束后的萧条景象,而“为收拾”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恢复往日美好景象的愿望。而“词流尽老苍”一句,则写出了苏州文人的暮气沉沉,他们都已经老去。
尾联“闲向药栏调孔翠,纷纷燕雁已高翔”两句,则是诗人对苏州风光的美好祝愿。在药栏旁欣赏孔雀的美丽,希望它们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而那些飞去南方的大雁,也祝愿它们能够安全地抵达目的地。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