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儒冠剩醉吟,起巡秋馆漏沈沈。
烽烟遽有穷边警,奴虏难为此夜心。
鹬蚌傍观安可幸,豕蛇荐食自相寻。
苞桑磐石凭谁计,独倚残枝听鷇音。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分析意象和炼字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园馆夜集闻俄罗斯日本战事甚亟感赋用前韵”,然后理解全诗大意,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人运用的写作手法,以及诗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等。
此诗是南宋末年民族危机加深时,作者在园馆中听友人谈及俄日战争而作。全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命运的忧虑与关切。
首联:“三两儒冠剩醉吟,起巡秋馆漏沈沈。”三两儒冠剩醉吟。三两儒冠:三两束发的儒士。剩醉吟:指酒后吟诵。秋馆:指读书之地。沈沈:沉沉。意思是说,我头戴儒者之帽,醉意吟诵着秋天的诗句,听着深夜的钟声。
颔联:“烽烟遽有穷边警,奴虏难为此夜心。”“烽烟”:古代边防上燃烧狼粪或牛粪等积肥来警告敌人的烟火,这里借代战事。穷边:边境。奴虏:对敌人的一种蔑称。难为:难以应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听到战报传来了边疆的警报,敌人难以应对这紧急情况。
颈联:“鹬蚌傍观安可幸,豕蛇荐食自相寻。”鹬蚌:比喻双方争斗。安可幸:怎么能侥幸成功呢?豕蛇荐食:比喻自相残杀。《庄子·徐无鬼》:“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蜎盛溺;以橐盛血,皆无何失,虽有王良工巧,不能以善射中微利,则非王良之美也。”意思是说,鹬和蚌相互争斗,怎能侥幸获胜呢?豕蛇相斗,自相残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鹬蚌相持不下,互相伤害,我们又怎么能幸免于难呢?
尾联:“苞桑磐石凭谁计,独倚残枝听鷇音。”苞:草木的茎干;桑:柘树。这两句的意思是:国家像草木一样需要扶持和保护,就像磐石一样坚实可靠,可是谁能为我出谋划策呢?只有我独自靠着一根枯枝,聆听着雏鸟啼叫的声音。
【答案】
三两儒冠剩醉吟,起巡秋馆漏沈沈。
烽烟遽有穷边警,奴虏难为此夜心。
鹬蚌傍观安可幸,豕蛇荐食自相寻。
苞桑磐石凭谁计,独倚残枝听鷇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