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童颜一丈人,三年报最海之滨。
初看大郡鱼盐盛,每数先朝涕泪新。
轰饮尚馀燕市气,咏怀好对曲江春。
从知儒吏关风俗,傥许狂奴谒后尘。

【注释】松江(今属上海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海之滨:海边,这里指江苏沿海。

大郡(州或府):地方长官的尊称。鱼盐:指水产和盐。燕市气:指饮酒豪爽之气。曲江:指长安城西的曲江池。

儒吏:儒家学者。关风俗:指对当地的风俗习惯有所影响。傥许狂奴谒后尘:倘使允许我这样的狂生,去拜访一下当朝皇帝。后尘即前尘,指过去的事。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石荪是好友,石荪在松江任太守期间,因政绩突出而调任扬州。作者作诗相送,表达了对石荪的祝贺和期望。

首联“白发童颜一丈人,三年报最海之滨。”写送别时的情景。诗人以白发童颜的形象来比喻石荪的清正廉洁,说他像一位年迈的智者一样,在海边的岗位上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三年时间过去了,他的政绩显著,得到了朝廷的最高嘉奖。这里的“三年”既指石荪担任知府的时间,也暗含着他在官场上的辛苦付出。

颔联“初看大郡鱼盐盛,每数先朝涕泪新。”继续描绘了石荪在新职位上的工作情况。大郡是指地方上的重镇,鱼盐指的是水产和盐业,这里用来形容地方的经济繁荣。“涕泪新”则是指石荪在处理政务时,常常感动得流泪。这一联表现了他对当地百姓的关爱之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

颈联“轰饮尚馀燕市气,咏怀好对曲江春。”则是进一步赞美石荪的才华和品行。“轰饮”是形容石荪的饮酒豪爽之气;“咏怀”则是说他在闲暇之余喜欢吟诗作赋,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曲江春”则是指他所在的扬州城的景色,这里的春天特别美丽。这两句诗既赞扬了石荪的才能,也表现了他对家乡美景的喜爱。

尾联“从知儒吏关风俗,傥许狂奴谒后尘。”则是对石荪未来的祝愿。这里的“儒吏关风俗”是指石荪作为一位儒家学者,他的行为会影响到当地的风俗习惯;“傥许狂奴谒后尘”则是说如果石荪愿意接受我的拜访,那么我也愿意追随在他的身后。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石荪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赞美石荪的政绩和他对待百姓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官场腐败现象的不满,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理想官场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