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风颠凤翼,徙倚下空冥。
文采宁能惜,关河况已经。
一尊宜出处,三户有飘零。
送子凄迷意,寒波不可听。

【注释】:

  1. 同朝为官的陈知县即将赴宜都,我写此诗相送。
  2. 惊风,指疾风骤起;颠凤翼,谓狂风摧折了凤凰的翅膀,比喻陈知县此行路途艰险,前途莫测。
  3. 徙倚下空冥,形容陈知县在赴任途中徘徊不前,心情沮丧。
  4. 文采宁能惜,谓其才华横溢,不能轻易弃置不用。
  5. 关河况已经,言陈知县此行将跨越重重关山河山,已到不可避免的地步。
  6. 一尊宜出处,谓陈知县应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变故和挑战;三户有飘零,指陈知县虽然才德兼备,但难免遭遇流离失所之苦。
  7. 凄迷意,谓离别之情难以言表;寒波不可听,意为听到这悲凉的离愁别绪声,如听寒波激荡,令人心伤。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半首写陈知县赴任宜都的艰难险阻,后半首则写送行时的心情与感慨。全诗语言质朴平实,而感情真挚深沉。
    “惊风颠凤翼”一句,以“惊风”二字总括下文,说明陈知县赴任宜都的旅途是异常艰险的。诗人用“颠凤翼”来形容他飞向宜都的艰难,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陈知县赴任路途之艰险,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陈知县此行的关切之情。接着两句,诗人又进一步描绘出陈知县在赴任途中徘徊不前的情景:他的文采横溢,才华出众,却不得不放弃这种美好的生活,去面对未知的风险和挑战。这两句诗既表现了陈知县的内心痛苦和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他深深的同情和关爱。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诗人在送别时所发出的感慨。诗人首先以“一尊”开头,表示要为陈知县饯行,并劝他随时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准备。这里的“一尊”,可以理解为一杯清酒,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祝福和祝愿。接着两句,诗人又引用了“关河”和“三户”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陈知县虽然才德兼备,但难免遭遇流离失所之苦,这也是人之常情。而当他听到这首诗时,也会感到心如刀割,仿佛听到寒波激荡的声音一般。最后两句,诗人以“凄迷”和“寒波不可听”来形容他对陈知县的依依不舍之情。这种情感既深刻又细腻,既真实又感人,让人读后久久无法忘怀。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深沉。诗人通过对陈知县赴任宜都的艰辛历程的描绘、对其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情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忠诚职守、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官员形象。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