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门田水满,拽鼻牧儿还。
隔陇樵歌起,持杯吟思闲。
层层莺语树,历历雉飞山。
明灭墙头字,曾留血点殷。
【注释】:
雨霁:雨停。峥庐楼:高大的楼台。坐寓兴:坐在寓所里抒发兴致。其三:即“其三”。
当门:正对着大门。田水满:田中的水涨得满满的。拽鼻牧儿还:牵着鼻子的放牧人回来了。拽鼻:用绳子拴住鼻子,引导牲畜行走。
隔陇:隔着田地。樵歌起:山里的樵夫唱起了歌声。持杯吟思闲:手拿酒杯吟诗,思绪很悠闲。
莺树:莺鸟栖息的树木。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雉飞山:野鸡在山中飞翔。殷:血迹。
明灭:指灯光时有时无。墙头字:墙上的字迹。曾:曾经。血点:血迹。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雨后登高远望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联想和想象。
第一句“当门田水满”,写诗人站在门前看到田里的水涨得满满的,这既是实景,也是象征,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第二句“拽鼻牧儿还”,写牧童牵着牧羊犬回来,这是实景,也是象征,象征着生活的艰辛。
第三句“隔陇樵歌起”,写山中的樵夫唱起了山歌,这是实景,也是象征,象征着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
第四句“持杯吟思闲”,写诗人手拿酒杯吟咏着诗句,这是实景,也是象征,象征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第五、六两句“层层莺语树,历历雉飞山”是实景,写鸟儿们在树上欢快地歌唱,雉鸡在山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最后两句“明灭墙头字,曾留血点殷”则写诗人在墙上看到了模糊不清的字迹,这些字迹曾经是血染的痕迹,暗示了历史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