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瓦浮新月,孤城落晚钟。
行歌有人在,微醉带春慵。
苔色昏昏见,萝阴窈窈重。
欲呼霄雁下,影我踏从容。

月夜独步

万瓦浮新月,孤城落晚钟。行歌有人在,微醉带春慵。 苔色昏昏见,萝阴窈窈重。欲呼霄雁下,影我踏从容。

注释:

  1. 万瓦:无数屋顶。浮:映照。新月:指初升的月亮。
  2. 孤城:指边关孤零零的一座城市。落:落下。晚钟:指寺庙里晚上敲的钟。
  3. 行歌:一边走一边唱歌。有人:有人陪伴行走。
  4. 微醉:稍微有点喝醉了。带:带着。春慵:春天的懒散。
  5. 苔色:苔藓的颜色。昏昏:昏暗的样子。
  6. 萝阴:用植物名“萝”和“阴”组成的词,这里指的是树木、藤蔓等植物遮挡住的地方。
  7. 欲呼:想要呼唤的意思。霄雁:即大雁,古代诗人常用来比喻远在天边的亲人或者朋友。
  8. 影我:把我的身影映照。踏从容:悠然自得地走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写于公元839年(唐文宗开成四年)秋天。诗中描写了诗人夜晚在月光下的漫步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孤独之情。
    首句“万瓦浮新月,孤城落晚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无数屋顶倒映在新月下,远处孤零零的一座城墙上传来阵阵悠扬的晚钟声。这两句通过对比和衬托,营造了一种宁静、深沉的氛围。
    次句“行歌有人在,微醉带春慵”,描述了诗人在路上行走时,有人陪伴着他。他虽然有些微醉,但仍然带着春天的慵懒。这里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状态,展示了诗人与同伴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的精神状态。
    第三句“苔色昏昏见,萝阴窈窈重”,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苔藓的颜色昏暗不明,而周围的树木、藤蔓等植物遮挡着阳光,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自然景物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生动形象。
    末句“欲呼霄雁下,影我踏从容”,诗人抬头仰望天空,想要呼唤远方的大雁下来,以此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他也在悠然自得地走着,享受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这里的“影我”指的是作者的影子,暗示了他孤独的身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和谐的画面。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通过对人物、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同时,诗中的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