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庐峰下,岩岩拄杖尊。
天人涵橐籥,仙圣见根原。
支劫悲兼大,观生息若存。
拜床虚室白,至道混无门。

【注释】

  1. 湓城:古地名,今属江西省。壶天遁叟:指壶天先生。壶天,道家语,指仙境或神境。遁叟,隐士。隐庐:隐居的房屋。
  2. 一老:指壶天先生。庐峰下:隐在庐山之下。
  3. 岩岩:高峻的样子。尊:通“樽”,酒器。
  4. 天人涵橐籥:天人和仙人都含藏着风箱(古代用来鼓风的器具)。橐籥:古代乐器。
  5. 仙圣见根原:仙人圣贤都显现出根本。根原:本性、本源。
  6. 支劫:指人世的纷扰。悲兼大:悲伤和忧患交织在一起。
  7. 观生息若存:观察万物生长繁殖就像存在一样。生息:生长繁殖。
  8. 拜床:叩拜的座位,这里指道士讲经说法时所坐的位置。虚室:空寂无物的道观。白:清白。
  9. 至道混无门:最高深的道理融合在无穷无尽的虚空中。至道:最高的道。混:融合。无门:没有门户,指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谒见壶天先生而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壶天先生,即壶公,为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之一,据说他曾炼丹于庐山之巅。此诗首联写壶天先生在庐山之下,高耸入云的峰峦环绕,岩石峻峭如剑,他手持酒器,高视阔步,神态潇洒。中间二联写壶天先生与仙人的交往,他们互相切磋,共同研究天地自然之理。尾联则写壶天先生与世俗纷扰毫不相干,他只关注万物生长繁殖的自然规律,并认为最高深的道理融合在无穷无尽的虚空中,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高远,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精神境界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