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陶桓公谢太傅为一人,宏济艰难心力尽;
有裴中令李赞皇老从事,平生学术见闻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诗句的鉴赏、赏析的能力。
“合陶桓公谢太傅为一人,宏济艰难心力尽”意思是:把陶侃、桓温、谢安三位大贤人合而为一,他们共同施展才华,竭尽全力去挽救国难。“合”,指三人齐心合力;“陶”、“桓”、“谢”分别指陶侃、桓温、谢安。陶、桓、谢是东晋名将重臣,他们都是东晋王朝的开国元勋,曾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陶侃是东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将领。谢安是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谢安少年时便有文采,年轻时就以才学闻名于江东,后隐居会稽东山,朝廷征召不起,后被起用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司、雍、秦、梁州、益州七州诸军事、征讨大都督等要职,镇守京都建康(今南京)近二十年之久,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苻坚大军,保卫了东晋王朝的安全。谢安死后,朝廷赠他为太傅,故又称“谢太傅”。谢安晚年退居里舍,自号“高斋大师”;又因喜欢竹子,故世称“东山居士”;又因为宅旁有五柳树,所以世人也称“五柳先生”。陶侃、桓温、谢安三人同朝共事,相互支持,协理政务,为巩固和发展东晋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有裴中令李赞皇老从事”意思是:有裴中令李赞皇的老从事。裴,即裴矩,字彦士,河东闻喜县(今属山西)人,隋朝官员,唐朝初年任宰相。李赞皇,即李德林,字德林,唐朝大臣,曾任左仆射。
“平生学术见闻真”意为:平生所学所闻都很真实。
【答案】
译文:“陶、桓、谢三公”是东晋的开国元勋和重臣,他们都曾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陶侃是东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
军事家,曾平定苏峻之乱和刘裕叛乱。桓温是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在北方抵御前奏,收复黄河以南失地。谢
安是东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曾指挥淝水之战取得胜利。谢安辞官后隐居在会稽东山,自号“高斋大师”、
“东山居士”、”五柳先生”。裴矩、李德林都是唐代大臣,裴矩曾任宰相,李德林曾任左仆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陶侃、桓温、谢安三位名臣的赞美诗作。诗人首先指出了他们的共同特点——齐心协力挽救国家危
难;然后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个人生平及功绩,表现了他们对国家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