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貌庸,尔体腴。
尔识暗,尔性拘。
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
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
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
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徒居。
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
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题独立图照
你相貌庸常,身材丰满。
你的见识暗昧,性格拘谨。
一生喜好画图,十年致力于岩区。
忽然烽火迷途途,如同惊鸭避地难。
客人中有所需请,每天笔端濡墨忙。
患难之时人情异,丹青滥于竽笙。
远游遁迹纷踟蹰,茅堂芦壁屡徙居。
忽闻江乡复一隅,适园无羔草木舒。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
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
【注释】
尔貌庸,尔体腴:你的相貌平庸,你的身体肥胖。
尔识暗,尔性拘:你的见识昏暗,你的性格拘谨。
一生爱画图,十载事岩区:一生喜好绘画,十年致力于岩石的隐居生活。
烽火忽迷途,避地若惊凫:忽然烽火四起,如同惊飞的野鸭一样避地难安。
客中有所需,朝朝笔端濡:客人中有需要的时候,我每天都要挥动笔端濡湿书写。
患难人情殊,丹青滥于竽笙:在困难时刻人情大变,而我的丹青技艺却泛滥如乐器笙簧。
远游遁迹纷蹰躇:远离故乡四处游历而漂泊不定。
忽闻江乡复一隅:忽然听说家乡江边又建起了一个角落。
适园无羔草木舒:恰好的园林里没有羊羔和花草舒展。
胡为乎袖手独立犹守愚,岂缘年届爱莲惮驰驱:为什么还要袖手独立仍然坚持愚蠢的行为,难道是年龄到了害怕像爱莲那样驾车奔驰吗?
抑惧憧憧冠盖竞相趋,惟望游氛行息归旧庐:也许担心那些奔走追逐的人头攒动,只希望游子们能平息心中的烦嚣回到旧居。
无声胜有声,往还酬酢多欢娱:虽然没有声音却胜过有声音,往来应酬之间充满了欢乐。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写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世态炎凉、人生百态的感受和思考。全诗以“独立图照”为题,从不同方面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思想感情,抒发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联两句总写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诗人说:“你相貌平庸,身体肥胖。”这是对自己外貌的形象描绘。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但正是这种“庸”与“腴”,才使诗人显得更加朴实可亲,更显其人的个性特色。颔联两句则从侧面描写了诗人的性格。他“识暗”而“性拘”,不善言谈,不喜交往,整日沉溺在自己的书斋之中。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是对前二句的深化,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性格特征。颈联两句则是写诗人的隐居生活。诗人说:“一生喜好画图,十年致力于岩区。”这里所说的“岩区”,就是隐居之地,也就是诗人所居住的地方。诗人用“避地若惊凫”来形容自己的避难行为,既表现出自己的惶恐不安,也显示出自己的谨慎小心。尾联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说:“你在困难时人们会对你产生不同的感受,你的画作也会受到人们的赞誉或非议;但你依然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不随波逐流。然而你害怕听到别人的称赞或非议之声,因此你只能袖手独立。”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他认为自己的隐居生涯虽然清高,但却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他感叹道:“唉!真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