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约调人,不亢不卑,平乱五千万里;
三朝真宰辅,无偏无党,尽瘁四十余年。

以下是对《挽张之洞联》的逐句解释:

  1. 一纸约调人:指的是张之洞接到朝廷的调令,被委以重任。”一纸”表示命令或文书,”调人”即被派遣的人。
  2. 不亢不卑:指张之洞面对任务时的态度,既不傲慢也不卑微。”亢”是傲慢,”卑”是自卑,这里反用为谦逊。
  3. 平乱五千万里:描述了张之洞所要平定的战乱范围极其广泛,涉及的地域非常遥远,达到了“五千万里”。
  4. 三朝真宰辅:强调张之洞在三个朝代中都担任了重要的辅佐角色。”三朝”指的是过去三个不同的王朝。
  5. 无偏无党:形容张之洞在政治上公正无私,没有个人偏见和党派之分。”无偏无党”意味着他能够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
  6. 尽瘁四十余年:表达了张之洞为国效力的时间之长,长达四十年之久。这里的”尽瘁”意味着全心全意地为国家付出。
  7. 注释:本句意在赞扬张之洞的忠诚与奉献。
  8. 译文:一纸书信调遣我张之洞,我既不傲慢也不卑微,跨越了五千里疆土去平乱。他在三个朝代都是真正的宰相,没有偏袒也没有党争,尽心竭力为国家服务了四十年。
  9. 赏析:此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赞美了张之洞的忠诚、勇敢以及他在国家危难时刻所表现出的伟大人格。诗中的“一纸约调人”形象地描绘了他接到朝廷调令的那一刻,“不亢不卑”体现了他的谦逊态度,而“平乱五千万里”则展现了他的英勇和担当精神,“三朝真宰辅”突出了他的政治才能和经验,“无偏无党”则彰显了他的公正无私。最后,“尽瘁四十余年”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既体现了诗人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国家和平繁荣的深深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