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绡一幅红妆影,玉貌珠冠方绮领。
眼波如月照人间,欲夺鸾篦须绝顶。
怀刺黄门悔误投,遗珠草草尚书收。
党人碑上无双士,夫婿班中第一流。
绛云楼阁起三层,红豆花枝枯复生。
班管自称诗弟子,佛香同事古先生。
勾栏院大朝廷小,红粉情多青史轻。
扁舟同过黄天荡,梁家有个青楼样。
金鼓亲提妾亦能,争奈江南不出将。
一朝九庙烟尘起,手握绳刀劝公死。
百年此际曷归乎,万论如今都定矣。
可惜尚书寿正长,丹青攘与柳枝娘。

诗句如下:

生绡一幅红妆影,玉貌珠冠方绮领。

译文如下:

生绡制成的画像中,描绘着一位女子的容颜和装扮,她如同红妆一般美丽,头戴华丽的珠宝,颈间挂着精美的玉器。她的眼波流转如月,照亮了人间的景象,仿佛能夺走鸾篦上的光芒,让人为之倾倒。

注释如下:

  • 生绡(shēo):一种轻薄透明而柔软的丝织品。
  • 红妆:古代女子化妆的雅称。
  • 玉貌:形容女子容貌如玉般美丽。
  • 珠冠:指女子头上戴着的装饰有珠子的帽子。
  • 绮领:指领口装饰华丽。
  • 眼波:指女子的眼神流动。
  • 月:这里比喻女子的眼神明亮动人。
  • 鸾篦(bi):一种古代女子用来梳理长发的梳子。
  • 绝顶:形容非常突出或达到极点。

赏析如下: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的美貌与气质,用“生绡”和“红妆”等字眼展现了女子化妆后的娇美形象,而“玉貌珠冠方绮领”则进一步强调了她的高贵与优雅。接着,诗人以“眼波如月照人间,欲夺鸾篦须绝顶”两句,将女子的眼神比作明亮的月光,不仅表达了她眼神的美丽,也暗含了她对男子的深深吸引,如同月亮一样无法被其他事物所遮挡。诗中的“悔误投”暗示了女子可能曾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而“遗珠草草尚书收”则表现了诗人对这一行为的遗憾和惋惜。最后一句“百年此际曷归乎,万论如今都定矣”,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归宿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