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
懔懔七尺躯,岂为儿女移。
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
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
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
【注解】
郁郁:形容山涧中的松树苍翠茂盛。
凛凛:威武的样子。
懔懔(lǐn):形容气势威严的样子。
七尺躯:人的身材,这里指人的身体像松树那样高耸直立。
万卷书:比喻丰富的知识。
揣摩:思考,研究。
经师:古代的大学者。
雕虫:一种刻绘小虫的文具或技艺。这里指文学艺术方面的东西,即文学艺术创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退归故里后所作,表现了诗人对名利淡薄、志趣高尚、不慕荣华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理想。
第一句“郁郁涧底松,不受霜雪欺”,描绘了涧底松柏苍翠茂盛的景象,表达了松柏傲然挺立,不怕严寒侵袭的精神。这是以松柏自喻,表明了自己坚守节操和人格尊严的决心。
第二句“凛凛七尺躯,岂为儿女移”,诗人用“凛凛”来形容自己的身体威武,用“难道为了儿女而改变我”来表达自己不为家庭琐事所动,坚定地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和节操。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轻。
第三句“家有万卷书,寒暑不辍披”,诗人以家中藏书丰富来比喻自己的学识渊博,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和研究。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
第四句“揣磨得精意,里闾推经师”,诗人用“揣摩得精意”来表达自己在学术研究上的严谨态度和深入研究的精神;用“里闾推经师”来表达自己在乡里被尊称为经师,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学术成就的自信和自豪。
第五句“久事忽厌弃,雕虫非吾为”,诗人用“久事忽厌弃”来形容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失望;用“雕虫非吾为”来表达自己不再追求文学艺术创作的技巧,而是选择回归自然和田园生活,追求真正的学问和道德修养。这句诗也表现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松柏的形象和精神,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和人格尊严的决心;通过表达自己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才华;通过描述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失望以及追求更高境界的决心,传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