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高山色爽,渺渺离鸿闻。
磊落横山主,宛若云中君。
托迹横山下,海内称能文。
黾勉天地间,富贵比浮云。
缃帙无仿佛,翰墨有馀芬。
浩浩木石居,悠悠麋鹿群。
但求古人合,不觉世事分。
肥蕨颇可食,浊醪亦可醺。
瞻彼万仞冈,郁郁多氤氲。
造化岂终极,人生安足云。
文章亦经史,薄俗徒纷纷。
剪葵烹九月,滋味美于荤。
东篱黄菊秀,赋得碧罗裙。
秋气尚馀暖,巧簧惟乱蚊。
良友贵责善,孰辨犹与薰。
好学须好古,五典兼三坟。
古人不偶世,莘渭且耕耘。
身立庙堂上,竹帛列奇勋。
共酌横山酒,横山日已曛。
【注】重阳:指农历九月,古人在九月初九这天有登高、赏菊等习俗。叶已畦(qí)招集:召集朋友聚会。横山主(zhǔ):即横山先生,诗人自谓。磊落:坦荡。宛若云中君:像天上的神仙一样。托迹:寄托足迹,意指隐居。肥蕨:肥大的蕨菜。浊醪(láo):浊酒。氤氲:弥漫。造化(huàn zài):自然,宇宙。人生安足云:人生又何必过于追求功名呢?万仞冈:极高之山。郁郁:茂盛的样子。剪葵:摘取葵菜。烹:烹饪。九月葵菜味美:指九月葵菜的味道鲜美。东篱:借指菊花丛。赋得碧罗裙:作诗题于菊花上以赠友。巧簧(huáng):秋天的鸣虫,此处指秋蝉。巧簧惟乱蚊:意思是只有秋蝉在鸣叫,其他昆虫都在休息或冬眠。莘(shēn)渭(wèi):周朝二圣,指周公和孔子,他们曾在渭水一带讲学。身立庙堂上:身居高位。竹帛列奇勋:指自己的功绩被记载在竹简和绢帛上。五典:指《尚书》、《诗经》、《礼记》、《易经》、《春秋》五部经典。三坟:《尚书》、《史记》、《国语》三部古籍也称为“三坟”。
赏析:
这首诗为重阳节所作,作者通过赞美自己隐居的生活和志趣,抒发了对现实社会和官场的厌倦之情。全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无华,充满了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
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画卷,风高气爽,离鸿远飞,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豁达与超然。
颔联以“磊落横山主”比喻诗人的性格坦荡如山,而“宛若云中君”则表达了诗人如仙人般潇洒脱俗的形象。
颈联通过描绘诗人在大自然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一顾。
尾联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他认为富贵如浮云,唯有追求知识和美德才是人生的真谛。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认为他们的精神品质值得人们学习和传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社会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