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组嗣前勋,壮节纵横七万里;
楹书传后叶,奇文恢拓九千言。
【注释】
- 曾纪泽(1829~1877):字劼刚,湖南湘乡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历任湖南巡抚、两广总督、工部尚书等职。光绪九年(1883)任钦差大臣,出使英国,与英政府谈判《天津条约》,未获成功。回国后,因受李鸿章排挤而遭贬谪,病死于安徽家中。谥文正。著有《求植堂集》、《经史答问》、《四洲志》等。
- 楹书:指楹联。
- 奇文:指楹联。
【译文】
曾纪泽继承了前人的功勋,豪气冲天,纵横七万里大地;
楹联传播着他的智慧和才情,其辞藻恢弘,九千言长篇大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纪念曾纪泽的挽诗。曾纪泽是晚清名臣,他继承父志,在外交上颇有成就。此诗对这位忠臣良将作了高度的评价。首句以“圭组嗣前勋”起,点明曾纪泽继承了先贤的功绩,这是对他一生业绩的肯定。“壮节纵横七万里”,用“横”字,形容他的豪迈气概,能驰骋七万里疆域,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和不羁的性情。《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就是从《诗经》中化出的典故,意谓曾纪泽像一只雄鹿一样,威武而又洒脱,他不仅善于外交,而且精通音乐,是一位多方面的人才。“楹书传后叶”,指曾纪泽所写的楹联,流传至今。这两句赞颂了他文武双全、文治武功俱佳的伟大成就。“奇文恢拓九千言”,“奇”指楹联的奇特不凡,“九千言”指楹联的内容十分丰富,篇幅很长。
【注】
“楹”、“九”均为计量单位名,此处用作虚数。“奇”通“岂”,表示程度深。
【评解】
本诗赞扬了曾纪泽的卓越才能和丰功伟绩,同时表达了对这位忠臣良将的无限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