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雪霁月挂空,梅花翠羽熙春融。
华堂屏开感婚夕,画戟四照明灯红。
凤皇楼峻迟回久,婿乡合有神仙偶。
不是相攸温峤才,可怜几似韩凭妇。
我知季重殊常伦,早年下笔惊渊云。
催妆诗写簪花格,织锦梭投缀玉文。
匆匆又值春官试,太白楼前送征骑。
将离花下别中闺,远志书回仍下第。
记取卢储一日知,杏园春信未嫌迟。
争传北阙凌云赋,莫忘南楼却扇时。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注释:

  1. 南楼雪霁月挂空,梅花翠羽熙春融。
  • 注释:南楼在雪后晴朗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荡的南楼,梅花翠绿的羽毛在春天融化。
  • 赏析:诗中通过“雪霁”“月挂空”“梅花翠羽”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南楼夜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1. 华堂屏开感婚夕,画戟四照明灯红。
  • 注释:华丽的大厅门打开,感受到了喜庆的婚礼晚上,画戟四根,照亮了红色的灯笼。
  • 赏析:诗中的“华堂”和“画戟”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热闹的气氛,反映出古代婚礼的盛大与隆重。
  1. 凤皇楼峻迟回久,婿乡合有神仙偶。
  • 注释:凤凰楼高峻且久久地徘徊,女婿的地方会有神仙般的伴侣。
  • 赏析:通过“凤皇”和“神仙偶”,诗人表达了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状态的追求。
  1. 不是相攸温峤才,可怜几似韩凭妇。
  • 注释:这不是因为徐温峤的才华,可怜的人几乎像是韩凭的妻子。
  • 赏析:诗中通过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某些事物或人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1. 我知季重殊常伦,早年下笔惊渊云。
  • 注释:我知道王季重与众不同的风格,他年轻时就震惊了渊明。
  • 赏析:“季重”是王季重(字叔龙)的自称,这里指其人非凡;“渊云”是指晋代陶渊明,这里用来形容王季重的文风。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季重文风的高度赞扬和敬仰。
  1. 催妆诗写簪花格,织锦梭投缀玉文。
  • 注释:为新娘写的催嫁诗中,使用簪花格子的形式,用织锦梭头缀上玉饰图案。
  • 赏析: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的装束之美,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婚姻习俗和礼仪文化。
  1. 匆匆又值春官试,太白楼前送征骑。
  • 注释:匆匆之际又恰逢春季科举考试,在太白楼下为出征的骑兵送行。
  • 赏析:诗中提到的“春官试”指的是科举考试,“太白楼”则是一个著名的地名。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亲人或友人的感情。
  1. 将离花下别中闺,远志书回仍下第。
  • 注释:将要离开的时候在花园里告别家中的女子,虽然寄出了书信,但仍然未能成功。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述诗人与家中女子分别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远志书回仍下第”也暗示了诗人在科举考试中未能成功的挫折感。
  1. 记取卢储一日知,杏园春信未嫌迟。
  • 注释:记得卢储那天知道,杏园的春信不会嫌它来得慢。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1. 争传北阙凌云赋,莫忘南楼却扇时。
  • 注释:争相传说北方宫殿中有凌云赋的作品,不要忘记南楼在炎热夏日时的清凉作用。
  • 赏析: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文学作品的赞誉和追求,也寓意着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怀念。同时,“南楼却扇”也再次被提及,强调了其在炎热夏日的重要作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