泲阴薄县殷王畿,河流横隔故迹迷。
汉臣行河得汤冢,荣河之祀真传疑。
我来茇舍曹南憩,遍览川原求古记。
微乡难识已氏荒,景山陵亦如平地。
手题贞石为勒名,恍有梦寐通神明。
魏君后至幸同志,为置祀产修轩楹。
君不见伏羲陵在凫山麓,宋刻元碑尚堪读。
岂知今亦祀陈州,祀典谁釐望当轴。
注释:
- 泲阴薄县殷王畿,河流横隔故迹迷。
曹南树碑:在曹南(今河南商丘)树立石碑。泲阴是地名,薄县和殷王畿都是指代古代的地名。
- 我来茇舍曹南憩,遍览川原求古记。
我来到曹南休息,游览山川寻找古代的历史记载。
- 微乡难识已氏荒,景山陵亦如平地。
微乡是指偏僻的地方,已氏是指已经灭亡的国家,荒凉的景山陵就像平原一样。
- 手题贞石为勒名,恍有梦寐通神明。
亲手在贞石上刻写名字,好像通过梦境与神明相通。
- 魏君后至幸同志,为置祀产修轩楹。
魏君后来到达,有幸与志同道合的人一同祭祀。
- 君不见伏羲陵在凫山麓,宋刻元碑尚堪读。
你没见过伏羲陵在凫山的山麓,宋人的刻本和元人刻的碑文都还可以阅读。
- 岂知今亦祀陈州,祀典谁釐望当轴。
怎么会知道现在也在祭祀陈州,祭祀的典章是谁来厘定?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诗中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深深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曹南树碑、景山陵如平地等景观的描写,展现了古代的历史风貌。同时,诗人通过对伏羲陵在凫山麓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尊重。而“微乡难识已氏荒”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深忧虑。最后,诗人以问句结束全篇,表达了对历史祭祀典章的关切。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难得的历史题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