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梦执礼器,随圣东山行。
岂知奎娄宇,外补来建旌。
升堂不睹丹书字,悫诚却愧钟离意。
前朝袍笏旧留遗,昭代鼎彝新拜赐。
草草三年政未成,再过圣域心怦怦。
微言欲绝后生责,手撰集语酬神明。
【注释】
①孔林:孔子死后,葬于鲁国东郊的曲阜县(今山东省曲阜市),人们称其墓地为”孔林”。②执礼器:指持礼仪之器,即执仪。③奎娄宇:奎、娄二宿的星名。④外补来建旌:指从外地调任来此。⑤丹书字:丹砂朱笔所写的文字。《汉书·武帝纪》:“武帝时,初令官上公侯皆带紫绶,小者大者以次紫绶墨绶。”⑥钟离意:东汉末年官员,有才略,曾任会稽太守。⑦昭代鼎彝:指圣明时代所铸的鼎和彝等器物。⑧集语:集中的言论。⑨微言:精微深奥的话语。⑩后生:后辈,年轻一代。⑪酬神明:报答神明。⑫政未成:政事尚未完成。⑬怦怦:心跳的样子。⑭微言欲绝:微言即将断绝。⑮手撰集语:亲手撰写的言辞。⑯酬神明:报答神鬼。⑰后生:年轻的人。⑱集语:聚集的话。⑲神:神灵。⑳微言欲绝:微言即将断绝。㉑手撰集语:亲手撰写的言辞。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这幅《题罗山人 为予写昔梦图十帧》中,通过描写自己观礼的情景,表达了对朝廷政治的关心与期待。
首句“昔梦执礼器”,回忆了当年手持礼仪之器,跟随圣人东山而行的场景。这里的“昔梦”指的是过去的梦想或愿望,而“执礼器”则是指手持礼仪之器,象征着尊重和遵循礼节。
颔联“岂知奎娄宇,外补来建旌”进一步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物命运。这里提到了奎娄二宿和建旌,都是古代天文术语,用来描述人事的变化和命运的走向。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如何被外界因素所左右,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在外补职位的人的同情之情。
中间四句主要描述了自己在观礼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颈联“升堂不睹丹书字,悫诚却愧钟离意”表达了自己在升堂观礼时,却没有看到任何关于圣君的命令或指示,这让他感到惭愧和不安。同时,他也反思了自己的忠诚和真诚是否足以胜任这样的使命。
尾联“前朝袍笏旧留遗,昭代鼎彝新拜赐”则回顾了历史变迁和朝代更替的过程。这里提到了前朝留下的袍笏,以及圣明时代的鼎彝等器物,都代表着国家的荣耀和威严。诗人通过对这些事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祝愿。
尾联“草草三年政未成,再过圣域心怦怦”则是诗人对自己在政治方面的努力和成就的评价。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年的时间,但他认为自己的政绩还不够完善,需要继续努力。同时,他也希望再次回到圣明之地,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两句“微言欲绝后生责,手撰集语酬神明”则是诗人对自己的期望和责任的表达。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言论可能已经变得难以理解,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展。因此,他希望用自己的言辞来回报神明的恩赐,并为后世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整首诗通过对观礼过程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期待。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