粲粲羊叔子,守正靡所之。
去之三家邑,攘羊来馈遗。
受之惧伤义,不受内自危。
埋羊待其败,事发众始知。
我谓羊舌愚,君子宁独为。
攘羊事不发,谁能辨嫌疑。

注释:

  1. 粲粲羊叔子,守正靡所之。
  • “粲粲”形容羊叔子仪表堂堂,举止优雅。
  • “守正”指坚守正道、不偏不倚。
  • “靡所之”意指没有地方可去,表示处境艰难。
  1. 去之三家邑,攘羊来馈遗。
  • “三家邑”指古地名,具体地址不详。
  • “攘羊来馈遗”意为抢羊回来献给他人,暗示贪婪的行为。
  1. 受之惧伤义,不受内自危。
  • “受之惧伤义”意指接受贿赂会让人感到内疚和担忧,担心自己的行为有失正义。
  • “不受内自危”意为拒绝贿赂可以避免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1. 埋羊待其败,事发众始知。
  • “埋羊待其败”意指暗中观察对方的失败,等待时机到来。
  • “事发众始知”意为事情暴露后,众人才知道真相。
  1. 我谓羊舌愚,君子宁独为。
  • “羊舌”指羊舌赤,这里代指羊舌氏家族。
  • “愚”意为愚昧无知。
  • “君子宁独为”意指君子宁愿独自承担风险也不愿意做出错误的事情。
  1. 攘羊事不发,谁能辨嫌疑。
  • “攘羊事不发”意指如果抢羊的事情没有被发现,那么谁会知道其中的问题呢?
  • “谁能辨嫌疑”意为谁能够分辨清楚事情的真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