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有西王识岁星,清都逸事记三生。
分明天上偷桃客,辟戟人闲弄直声。

游仙诗 其四

《游仙诗》十四首之第四,郭璞通过描绘西王母的神奇景象和对仙境的向往来表达自己对于长生不老和超越世俗的渴望。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时光流逝而盛年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于仙道难成、人生无常的深深哀叹。此诗不仅是对美好仙境的憧憬,更是对生命真谛的深刻探索和对超脱现实的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郭璞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所展现出的独特才情和深邃思想。

原文
剩有西王识岁星,清都逸事记三生。
分明天上偷桃客,辟戟人闲弄直声。

注释与译文

  1. “剩有西王”:指西王母,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祇之一,常被用来象征超凡脱俗的力量和智慧。
  2. “识岁星”:指西王母能识别岁月更迭,即知晓时间的流逝。
  3. “清都”:指的是仙境中的清净之地,常用以形容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或境界。
  4. “逸事”:指不平凡或值得纪念的事情,这里指西王母的历史轶事。
  5. “三生”:佛教用语,表示前世、今生和来世。
  6. “偷桃客”:相传西王母有仙桃赐人,故此处用“偷桃客”形容西王母的美名及她给予人间的特殊恩赐。
  7. “辟戟人”:指仙人形象,手持长戟,象征着仙人的威严与神秘。
  8. “弄直声”:指仙人悠扬的吟唱,声音清脆悦耳。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神仙生活的美好图景。首句“剩有西王识岁星”,不仅点明了主题人物——西王母,也暗示了其非凡的地位和能力,能够洞察世间变迁。第二句“清都逸事记三生”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意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奇幻色彩的仙境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具体展现了这个仙境的风貌:“分明天上偷桃客,辟戟人闲弄直声。”这里的“偷桃客”是对西王母赐予仙人美名的形象化描述,而“辟戟人闲弄直声”则描绘了仙人们悠然自得、潇洒自如的生活状态。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仙境中的和谐与宁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刻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无限憧憬。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首诗深沉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游仙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而郭璞的这首作品,更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细细解读。它不仅展示了郭璞卓越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