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买青山但观瀑,使君风味尚书生。
岩如翠黛窥帘出,官似神仙着屐行。
却对急流思勇退,谁从高处更扬清。
披图我愧征尘满,何日来听万壑声。
华秋槎司马观瀑图
不买青山但观瀑,使君风味尚书生。
岩如翠黛窥帘出,官似神仙着屐行。
却对急流思勇退,谁从高处更扬清。
披图我愧征尘满,何日来听万壑声。
注释:
华秋槎司马:指宋代诗人苏轼的字。苏轼曾在黄州作《赤壁赋》,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句。司马,古代官职名,此处借指苏轼。
使君:古时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苏轼。使君风味:比喻苏轼的为人和为官的风范。尚书生:即尚书郎,古代一种官职。苏轼曾做过尚书郎。
岩如翠黛窥帘出,官似神仙着屐行。
岩:山石。
翠黛:青翠的颜色,形容山石的颜色。窥帘:仿佛帘子被推开的样子。
官似神仙着屐行:形容山石的形状如同仙人穿着鞋子行走。
却对急流思勇退,谁从高处更扬清。
却对急流思勇退:回头看看湍急的水流,想到自己应该勇猛地后退。
谁从高处更扬清:谁从高处飞溅起的水珠更加明亮清澈呢?
披图我愧征尘满,何日来听万壑声。
披图:打开图画。我愧征尘满:惭愧自己的身上满是征尘(旅途中的尘土)。征尘,指旅途中沾染上的尘埃。万壑声:指山谷间回荡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官场上经历的辛酸。
首联“不买青山但观瀑,使君风味尚书生。”表明了诗人不以物质享受为生活的唯一目标,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和升华。诗人以“青山”为背景,观赏瀑布的壮观景色,从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朝廷官员的生活态度。
颔联“岩如翠黛窥帘出,官似神仙着屐行。”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山石苍翠欲滴,仿佛是屏风一样轻轻掀开,展现出美丽的风景。官员们就像神仙一般,悠然自得地走在山间小路上。这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了画面,也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境界。
颈联“却对急流思勇退,谁从高处更扬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的河流,心生畏惧和退缩之情;而那些从高高的山峰上飞溅起的水珠,却显得格外明亮清澈。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又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
尾联“披图我愧征尘满,何日来听万壑声。”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官场、身经沧桑的感慨。他深感自己因公务繁忙而沾满了灰尘,无法摆脱这种困扰。然而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远离官场的纷扰,回到那宁静的自然之中去聆听那些千奇百怪的山谷之声。
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之情。它既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又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苏轼作品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