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论心已有期,尊前霜鬓认依稀。
我惊驹隙三年速,君自龙沙万里归。
折槛风流成盛节,埋轮心事有危机。
不知此后方元白,可仗文章定是非。

赠洪太史

秉烛论心已有期,尊前霜鬓认依稀。我惊驹隙三年速,君自龙沙万里归。

注释与赏析:

  • 秉烛论心已有期:秉烛夜谈,表明彼此对对方的信任和期待。”期”指的是未来的约定或计划。
  • 尊前霜鬓认依稀:在尊酒面前,对方的鬓角已经斑白,但仍显得精神矍铄,难以辨认。”霜鬓”形容人的头发如霜般白,”认依稀”则表达了一种朦胧的美和岁月的沧桑。
  • 我惊驹隙三年速,君自龙沙万里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迅速变老的惊讶和对友人远离家乡、万里归来的感慨。”驹隙”比喻时间短暂,”龙沙”代指遥远的地方,如沙漠。”万里归”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回家的不易。
  • 折槛风流成盛节,埋轮心事有危机: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内心的忧虑。”折槛”意味着在困境中挺身而出,”风流成盛节”则暗示了他/她在逆境中展现出的优雅和风范。”埋轮”可能指的是某种牺牲或隐退,而”心事有危机”则反映了他/她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 不知此后方元白,可仗文章定是非:最后这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朋友的信赖。”方元白”可能是指朋友的名字,或者是某个特定的身份。”仗文章定是非”则意味着希望朋友能够用其文采来判断是非,传达出作者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译文:
秉烛夜谈已定心,尊前白发犹精神。
惊觉流年匆匆过,千里归途梦始醒。
逆境中行显风采,隐退时心藏危机。
未来路向何方去,文章之力辨是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