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门披得翠云归,似此知音自古稀。
什袭未应轻换酒,提携只觉愧传衣。
重来东阁春风暖,此去南湖朔雪飞。
一日拜恩逾挟纩,愿推公惠到民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乙卯岁小春下旬随李河帅 乘厂舟巡工泲上:乙卯年的小春时节,我随着李河帅乘坐船只巡查工泲。

是日风寒归后蒙惠海龙裘赋谢:那天天气很冷,回来之后得到了一件惠赐的海龙裘作为感谢礼物。

其二

戟门披得翠云归,似此知音自古稀:戟门披上了翠绿色的云雾,如同这样的知音在世间难得一见。

什袭未应轻换酒,提携只觉愧传衣:珍藏的衣服不必轻易更换美酒,提起携带却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衣服已经传给了别人。

重来东阁春风暖,此去南湖朔雪飞:再次来到东阁时春风已暖,这次离开南湖时朔地的雪花飞舞。

一日拜恩逾挟纩,愿推公惠到民依:一天之中多次感受到皇帝的恩泽,希望皇帝能够推广这些好处给百姓。

赏析:这首诗是王建在乙卯年(约公元856年)小春时节与李河帅同游工泲时的即兴诗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皇家恩典的热爱之情,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之心。首句“乙卯岁小春下旬”交代了时间背景;“小春”指的是春季的末尾,“下旬”表明是在农历的下半月。接着,“戟门披得翠云归”,描绘了一幅春天景色,戟门被翠绿的云彩覆盖,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似此知音自古稀”,意味着知音难觅,强调了诗人对于知音的珍视。接下来的两句“什袭未应轻换酒,提携只觉愧传衣”,反映了作者对衣服的珍视以及对传承之物的感激之情。结尾两句“重来东阁春风暖,此去南湖朔雪飞”则展现了作者对不同季节景色的感受,以及对于旅行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最后,“一日拜恩逾挟纩,愿推公惠到民依”,表达了诗人对于皇帝恩赐的感激之情,希望能够将皇帝的关怀传递给百姓。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知音情谊、皇家恩典以及民生疾苦的深刻思考与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