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正戡定东南,半壁扫欃枪,亲见节旄昆仲拥;
并惠敏威宣中外,一门萃侯伯,那堪梁栋后先摧。
【注】曾国荃:曾国藩之子。梁栋后先摧:指曾国荃战死沙场(太平天国起义军在1862年攻陷武昌,曾国荃战死)。
译文:和文正平定东南,半壁江山扫清敌寇;亲自见到节帅兄弟拥兵镇守;并惠敏威宣中外,一门萃侯伯,那堪梁栋后先摧。(曾国藩平定太平军)
赏析:这首诗是挽联中的佳作之一。上联赞颂曾国荃的功业,下联抒发对曾国荃战死的哀伤之情。全联对仗工整,气势磅礴,感情深沉。
首句“与文正戡定东南,半壁潇枪”,赞美曾氏父子平定了东南的乱局,收复了半壁河山。“潇枪”即指枪炮。这里用“扫欃枪”,形象地表现曾氏父子平定乱局的功绩。“亲见节旄昆仲拥”,描绘出曾氏父子威震四方,节旄、昆仲都来拥戴他们的壮观场面。
第二句“并惠敏威宣中外”,赞扬曾国藩不仅武功卓著,而且治理有方,威望远扬。“惠敏”是说曾国藩治军有方,能迅速决断大事;“威宣”是说他在朝廷中声望很高。“一门萃侯伯”,则是指曾氏一门中出了许多封疆大吏。“那堪梁栋后先摧”,则是对曾氏一门不幸战死的哀悼。
此联以曾氏父子为题,上句写其武功,下句写其政绩;两句一气呵成,一气贯通,浑然一体,气势磅礴,感情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