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
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
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
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
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
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
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
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拔茅山夜”是全诗的首句,交代了写作背景和时间。诗人在拔茅山夜晚,看到山中早寒、霜白草短等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第二句“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描写了夜晚寂静的景象。第三句中的“土屋闭深月,隙光流一寸”,写出了诗人的孤独感。第四句“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表现了诗人的疲惫状态。第五句“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表现了诗人的轻松状态。第六句“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表现了诗人的感慨。第七句“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表现了诗人的恐惧感。第八句“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表现了诗人的感叹。

【答案】

①“拔茅山夜”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②“山中气早寒,霜白草短劲。”写夜晚山中寒冷、霜白、草短,体现自然环境的寒冷。③“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写夜晚树林幽深,虫鸣之声悠扬而宁静。④“土屋闭深月,隙光流寸。”土屋紧闭着深月,月光从缝隙流过。⑤“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薄饮”“不成醉”,表现诗人饮酒不多,酒意微醺的状态;“疲肱已可枕”,说明饮酒过量,身体感到疲倦。⑥“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浮累”指身外之物,“觕遣除”指摆脱这些负担。⑦“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独树受到大风的吹拂,树叶发出杂乱的声响,引起我的注意或警觉。⑧“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想象山鬼出现时,我正在用油灯照着书页阅读,油灯里的火苗已经燃尽。⑨“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披衣观察自己的思想,手拿镜子审视自己的头发。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拔茅山夜”点明时间、地点和环境。诗人在拔茅山夜晚,看到山中早寒、霜白草短等景象,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入夜窈窕林,虫鸣有余静。”写夜晚树林幽深,虫鸣之声悠扬而宁静。“土屋闭深月,隙光流寸。”土屋紧闭着深月,月光从缝隙流过。“薄饮不成醉,疲肱已可枕”。薄饮后不致于醉,疲劳的身体也足以安眠。“浮累觕遣除,荒梦细商订。”“浮累”指身外之物,“觕遣除”指摆脱这些负担。“独树惊高风,乱响集孤听。”“独树”受风吹动,发出声音,引起我的注意或警觉。“山鬼呼欲来,幽釭剔已尽。”“山鬼”出现,油灯里的火苗已燃尽。“披衣观百念,揽镜槁双鬓。”披衣观察自己的思想,手拿镜子审视自己的头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以及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