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勋恢半壁东南,继文正培养承平,元老历三朝,古今有几;
史笔表一门忠义,与惠敏后先殂谢,大江数千里,遐迩同悲。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并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意,然后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最后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元老历三朝”的意思是:曾国荃是历经三代皇帝的人,“古今”意思是:从古到今;“遐迩同悲”的意思:远近的人都感到悲痛。
译文:
曾国荃功勋卓著,恢复东南半壁江山,继文正公培养承平盛世,元老历经三代皇帝,自古以来有几人?
史笔记载一门忠义事迹,和惠敏一样先后去世,大江绵延千里,远近都感到悲伤。
赏析:
这是一篇对曾国荃的颂诗。作者在这篇挽联中,赞颂了这位湘军将领的丰功伟绩,表现了他对曾国荃的深厚感情。
首联:“奇勋恢半壁东南,继文正培养承平”意思是说:你曾以卓越的功绩恢复了半壁山河,继承文正公(曾国藩)开创的太平局面。这一句赞颂了曾国荃收复失地、平定太平天国的丰功伟绩,表达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
颔联:“史笔表一门忠义,与惠敏后先殂谢”意思是说:你的史笔记录着一门忠贞不渝的义举,和你的弟弟惠敏一样先后去世,表现出了兄弟情深,令人感怀。这里赞扬了曾国荃的家族美德和忠义精神。
颈联:“大江数千里,遐迩同悲”意思是说:滔滔长江水几千米宽,远近的人都感到悲伤。这里写出了曾国荃战功赫赫、威震天下的形象。
尾联:“古今有几”,点出曾氏功名显赫,可与历史上的名臣相媲美,可谓前无古人,而后无来者。“古今几许”四字,不仅点出了曾国荃的功名显赫,而且暗含了对其一生的惋惜,也表现了作者的崇敬心情。“遐迩同悲”四字,既写出了曾国荃生前的威震天下、战功赫赫,又写出了其死后的英名永垂青史、声名远播。
曾国荃是清朝末年的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率领湘军抗击太平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使湖南成为了清政府的“模范省”。曾国荃为人正直,有胆有识,深受人们敬仰。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式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