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润木最精神,雅重儒林席上珍。
几度沉埋封草莽,一朝磨琢出风尘。
不愁抱泣同和氏,转恐抛奇有魏人。
藻采更饶坚确性,问从何处觅缁磷。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文石的精神和坚韧,同时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辉山润木最精神
  • “辉山润木”形容文石的质地如同山中的树木,经过水的滋润变得更加光亮和坚硬。
  • “最精神”强调了文石的这种特质是最引人注目的。
  1. 雅重儒林席上珍
  • “雅重”表示珍贵和尊贵。
  • “儒林”指的是学者、文人聚集的地方。
  • “席上珍”意味着在学术或文化场合中被视为珍贵的物品。
  1. 几度沉埋封草莽,一朝磨琢出风尘
  • “沉埋”和“封草莽”描述了文石被埋藏在荒野中的情景。
  • “一朝磨琢”指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和琢磨。
  • “出风尘”表明最终它被打磨得光滑,显示出其价值。
  1. 不愁抱泣同和氏
  • “和氏”指的是古代的卞和,因识别宝玉而被误杀。
  • 在这里,卞和可能被用作比喻,意味着文石的价值不会因为外界的误解或质疑而受到动摇。
  1. 转恐抛奇有魏人
  • “魏人”可能是指历史上的魏征,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
  • 这里可能暗示虽然文石(或其价值)可能被误解或忽视,但它仍然值得珍惜。
  1. 藻采更饶坚确性
  • “藻采”可能是指文石上的纹理或图案。
  • “更饶坚确性”强调了这种特性的优越性和持久性。
  1. 问从何处觅缁磷
  • “缁磷”可能是指黑色的矿物质。
  • 这里的疑问表达了对文石价值的肯定,暗示它在物质世界中的价值是无法用简单的颜色来定义的。

这首诗通过对文石的赞美,传达了对坚韧不拔的品质的欣赏。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场景的引用,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价值的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