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施一谷中,花好无不有。
主人缘独悭,花发出门走。
黄沙扑面三千里,待得看花已春尾。
花前既少双鹁鸪,花下更有谁提壶。
橹声咿哑花外断,白日马足尘模糊。
花光何似江南好,花气薰人亦难倒。
君不见看花偏值别花辰,走马从戎趁好春。
会看白帝城头立,却笑黄金台下人。

诗句:卷施一谷中,花好无不有。

译文:在一片广阔的山谷之中,花朵盛开,美不胜收。

赏析:这首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用“卷施”一词来形容山谷广阔无垠,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接着,诗人以“花好”开头,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诗中的“无不有”则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繁多与美丽,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世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展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句:主人缘独悭,花发出门走。
译文:主人因为缘分不足,无法留住这些美好的花朵。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无奈的情绪,暗示了主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悭”字在这里用来形容主人的性格或命运,表示他无法把握住或者珍惜眼前的机会,而那些美好的花朵却不得不离开他而去。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富有诗意,又引人深思。

诗句:黄沙扑面三千里,待得看花已春尾。
译文:黄沙漫天,仿佛有几千里那么远,等到真正欣赏到花朵时,春天也已经走到了尾声。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个辽阔的景象,黄沙覆盖的天空下,似乎有无尽的距离。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黄沙与春天的尾声相对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句:花前既少双鹁鸪,花下更有谁提壶。
译文:花丛之中,竟然找不到一只双色的鹁鸪鸟,花下落英缤纷,又有谁能像古人一样提着酒壶赏花呢?
赏析:这里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寂寥的场景,诗人通过对比现代与传统、热闹与寂静,突出了古代赏花活动的雅致和文人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古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怀念之情。

诗句:橹声咿哑花外断,白日马足尘模糊。
译文:船行的声音在花丛之外戛然而止,白日的阳光下,马蹄扬起的尘埃显得模糊不清。
赏析:诗人用“咿哑”形容船行声中断的瞬间,给人以突然、突兀之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而“白日马足尘模糊”则形象地描绘了白日阳光下,马蹄扬起的尘埃被阳光映照成一片朦胧的景象,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诗句:花光何似江南好,花气薰人亦难倒。
译文:这花香之美,怎能比得上江南水乡呢?花香四溢,让人沉醉其中,难以自拔。
赏析:此句抒发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光的喜爱之情。他用比较的方式,将法源寺的美景与江南水乡进行对比,凸显出法源寺之花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对于生活中简单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句:君不见看花偏值别花辰,走马从戎趁好春。
译文:你难道没有见过这样的情形吗?看花的时候偏偏是告别的时候,骑马出征趁着好春光。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中离别与重逢的情感体验。在看花之际,却不得不面临离别的命运,这种情景使得诗人感慨万分。而选择趁好春光出征,则表明了人生的短暂和珍贵,以及把握当下、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诗句:会看白帝城头立,却笑黄金台下人。
译文:将来我会站在白帝城的城头上观看风景,那时我会嘲笑那些在黄金台下面忙碌的人们。
赏析:此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期望和自信。诗人用“会看”和“却笑”两个动作词,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不同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诗歌原文如下:
卷施一谷中,花好无不有。
主人缘独悭,花发出门走。
黄沙扑面三千里,待得看花已春尾。
花前既少双鹁鸪,花下更有谁提壶。
橹声咿哑花外断,白日马足尘模糊。
花光何似江南好,花气薰人亦难倒。
君不见看花偏值别花辰,走马从戎趁好春。
会看白帝城头立,却笑黄金台下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