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递水声,松影接天影。
千盘青云梯,百折白石岭。
孤禽前若导,嘶马后如警。
危惊天半石,截若水中艇。
东西列尊罍,高下别畦町。
庄严三百辈,襕袂悉修整。
恍疑泛沧溟,一一咸引领。
滃然水声出,古乐谁更省。
斋心读铜篆,洗眼摩石鼎。
欲发僧苦留,迟归仆频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佑的《游石屋洞》。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下石屋岭 —— 开始于石屋岭脚下
遍游石屋水乐诸洞 —— 游览了石屋附近的所有洞穴,享受其中的乐趣
风声递水声,松影接天影。 —— 风声和水声相互交织,松树的影子与天空的景色相接
千盘青云梯,百折白石岭。 —— 形容山路曲折,如同千层青云和百折白石构成的阶梯和山岭
孤禽前若导,嘶马后如警。 —— 前面的孤鸟好似引路,后面的马匹如同警戒
危惊天半石,截若水中艇。 —— 高处的岩石好像能威胁到天的一半,下方的水面就像一只在水中行驶的小船
东西列尊罍,高下别畦町。 —— 东西两侧陈列着酒器,高低不平的地方分别有小土堆
庄严三百辈,襕袂悉修整。 —— 这里的僧人穿着整齐,三百个僧人都显得庄重严肃
恍疑泛沧溟,一一咸引领。 —— 恍惚中像是在海洋中遨游,所有的船只都在向前引导
滃然水声出,古乐谁更省。 —— 水声轰隆地响起来,古代的音乐谁能比得上这里的声音
斋心读铜篆,洗眼摩石鼎。 —— 虔诚地诵读着铜质的经文,用双手摩挲着石鼎
欲发僧苦留,迟归仆频请。 —— 想离开却被僧人苦苦挽留,回去的时候仆人也多次请求放行
这首诗描写了石屋山中的美景和僧人的生活,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展现了石屋山的独特韵味。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僧人修行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