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露未收,黯黯月方堕。
三更欲渡湖,先此理征柂。
幽人眠正熟,估客浪先破。
微茫接天水,历落缀星颗。
感此一叶微,惊涛屡掀簸。
披衣看曙色,早向柁楼坐。
穿黑旅雁飞,声从半空过。

【注释】

1.木渎:古水名,源出江苏常熟。

2.胥口:在苏州市西南,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

3.征柂:即船桨。

4.估客:指商人、旅客等。

5.微茫:模糊。

6.历落:形容星星稀疏。

7.披衣看曙色:起床观看天明。

8.穿黑旅雁飞:黑的旅雁飞过。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写于宋宁宗嘉泰二年(1202年),作者任江东漕计兼提举两淮茶盐公事时所作。

开头四句写清晨从木渎放舟到胥口的所见所感。“蒙蒙露未收,黯黯月方堕”,写天色将晓,但还未完全消散的晨雾和初坠的月亮,暗示了时间的早晨;“三更欲渡湖,先此理征柂”。点明是在三更过后才渡过了湖水,而此时正是理好船桨准备启航的时候。这两句写出了行舟之急迫和时间之紧迫。“幽人眠正熟,估客浪先破”两句写船中乘客的情况,幽人的鼾声正酣,而那些做着生意的旅客却早已起身,乘着风浪扬帆而去。这两句写出了乘客们各自为政、各忙各的情形。“微茫接天水,历落缀星颗”两句写江上景色,江面渺茫地连接天际,星星点点,像珍珠一样镶嵌在水面上。

“感此一叶微,惊涛屡掀簸。”这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因为船身小,所以被波浪摇晃得厉害,这使诗人感到十分惊恐。“披衣看曙色,早向柁楼坐。”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早起观景的心情和行为。

“穿黑旅雁飞,声从半空过”,是说黑云中的雁儿飞翔而过,声音从高空传来,给诗人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自己早起看日出,乘舟过江的情景。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全诗用词简洁明快,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感受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