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复蒙蒙,帘外雨丝小。
移来乌木几,屈作琴床好。
先有剪刀声,枯僧削长爪。

【注释】晚静阁:指佛寺的晚静阁。冥冥:模糊不清,形容天色昏暗。蒙蒙:迷蒙细雨。帘外:指窗子外面。雨丝:形容雨丝细小。移来:移动过来。乌木几:黑色的小桌。屈作:弯曲成。琴床:弹琴时所坐的矮凳。先有剪刀声:指剪指甲的声音。枯僧:形容手指因年久而干瘦的手。削长爪:剪指甲。

【译文】天渐渐黑下来,窗外雨丝飘飘洒洒,我移到乌木几前,把一张小矮凳当琴床。先听到剪刀剪指甲的声音,原来是个干瘦和尚在修指甲。

【赏析】此诗描写了晚静阁中听山僧镜澄弹琴的情景。诗人通过写景、叙事,刻画了山僧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热爱之情。

一开头就点明时间是“天渐黑”,天气是“小雨霏霏”的阴雨天,这既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也预示着下文将要发生的故事。

接下来是写环境布置,诗人将一把小矮凳放在窗外,让窗外的雨丝飘进来,与屋内的空气混合,创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这种布置既有利于聆听琴声,又能使屋内的人感受到雨的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小天地里。

然后诗人描绘了窗外的景色,只见一片朦胧的夜色中,窗外的雨丝细细如缕,如同一幅水墨画一般。这些雨丝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给这个夜晚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神秘。

在诗人的描述下,读者仿佛能看到窗外的雨丝轻轻飘落,落在乌木几上,形成了一层薄薄的水雾。这些水气不仅增加了房间的湿度,还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着诗人又转向了室内,只见一位干瘦的和尚正坐在那里,他的手指因为年久而变得干瘦,但当他开始剪指甲时,却显得那么专注和认真。这种对比使得和尚的形象更加生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这种态度也让作者感到敬佩和向往。

最后诗人用了一个比喻来结束全诗:“先有剪刀声,枯僧削长爪。”这句话既形象地描绘了场景中的动静结合,又巧妙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干瘦和尚的形象,并通过这一形象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信仰和艺术的思考。同时,它也是一种对佛法的虔诚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