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兹泉侧,水厄乃不避。
竹炉煎松明,静听蟹眼沸。
一碗至百碗,走卒苦急递。
清凉生齿颊,兼复沁心肺。
童奴皆窃笑,巳破往时例。
先生语童奴,汝太不解意。
我重在山泉,兼之故乡味。
神清不思睡,偃仰借初地。

诗句释义

  • 慧山酌第二泉:在慧山上品尝第二泉水。
  • 自来兹泉侧:自从我来到这个泉水旁。
  • 水厄乃不避:水灾也没有躲避。
  • 竹炉煎松明:用竹子做的炉子煮着松木的火。
  • 静听蟹眼沸:静静地听着螃蟹的眼睛沸腾。
  • 一碗至百碗:一碗到一百碗。
  • 走卒苦急递:士兵或差役们因急于运送而受苦。
  • 清凉生齿颊:清凉的感觉生在嘴唇上。
  • 兼复沁心肺:清凉的感觉同时渗透到心里和肺里。
  • 童奴皆窃笑:童仆们都偷偷地笑。
  • 巳破往时例:已经打破了以前的惯例。
  • 先生语童奴:先生对童仆说。
  • 汝太不解意:你们太不懂意思了。
  • 我重在山泉:我更看重山泉的味道。
  • 兼之故乡味:并且加上家乡的风味(这里的“故乡味”可能指的是家乡的水,因为山泉是家乡的水)。
  • 神清不思睡:神清气爽不想睡觉。
  • 偃仰借初地:舒展身体,好像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译文

在慧山上品尝第二泉水,这泉水从没有避开过水灾。用竹子做的炉子煮着松木的火,静静地听着螃蟹眼睛沸腾的声音。一碗到一百碗,士兵们和差役们在运送食物的过程中感到辛苦。清凉的感觉生在嘴唇上,同时它又渗透到心和肺中。士兵们和差役们都偷偷地笑,因为他们已经打破了以前的惯例。先生对童仆说,你们太不懂意思了。我更看重山泉的味道,并且还加上了家乡的风味。神清气爽不想睡觉,好像回到了最初的状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第二泉水的品鉴,描绘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山泉独特韵味的赞美。诗中的“童奴”代表了普通人,他们的笑声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共同感受和欣赏。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