偪侧复偪侧,住世才几日。
朝吟山头魂,暮委泉下骨。
偪侧行,歌黄郎。
黄郎五岁始识字,十五十六能文章。
十七试冠军,十八登词场。
十九客浙东,二十游潇湘。
当其兴发欲赋诗,寒暑昏旦皆忘之。
山行麋鹿憎,水行蛟龙嗤。
有时沿林觅句不知远,前飞鸱鸮后狺犬。
我疑苍苍位置皆得宜,独出此人天不管。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一世出不得,延回历九州。
大儿小儿亦何有,忽向燕台访屠狗。
形疲骨瘦志已灰,偶尔一官头上来。
驱车入解梁誓涉,咸阳避责未筑台。
块然身遽亡,三十既已逾,四十渺难得。
赴君之丧哭君切,伶仃一棺诗数册。
此时偪侧复偪侧,巫咸冈,云四结,昆仑河,涛百折。
炎风萧萧雨声急,又疑天为诗人泣。
诗人亡后十五年,新鬼故鬼围坟前。
锦州刺史刘大观,独抱一卷来长安。
迫侧何逼侧,住世才几日。
朝吟山头魂,暮委泉下骨。
《杜工部集》中“偪侧复偪侧”,诗人以“偪侧”形容自己居处狭窄,生活困顿,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此句揭示了诗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依然坚持写作的精神。“住世才几日”,反映了诗人对自己生命短暂的感叹和对未来的忧虑。
朝吟山头魂,暮委泉下骨。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日夜奔波,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
偪侧行,歌黄郎。
这句诗通过对比来强化“偪侧”一词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孤独和无助感。同时,“歌黄郎”可能暗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境。
黄郎五岁始识字,十五十六能文章。
这句诗通过描述黄郎的年少成名,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才华的羡慕和钦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无奈和失落,因为自己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峰。
十七试冠军,十八登词场。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展示了其努力拼搏的精神风貌。然而,这也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因为即使有才能,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施展。
十九客浙东,二十游潇湘。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的经历。这既是对其个人成长的一种肯定,也是对其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当其兴发欲赋诗,寒暑昏旦皆忘之。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创作诗歌时的热情和投入。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这种专注和热爱让他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山行麋鹿憎,水行蛟龙嗤。
这句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环境的不适应和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的抒发,进一步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处境的理解。
有时沿林觅句不知远,前飞鸱鸮后狺犬。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山林中寻找诗句的情景。他沿着树林行走,希望能找到一些好的句子,但往往迷失于远方。这种孤独和迷茫,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我疑苍苍位置皆得宜,独出此人天不管。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对他人的同情。他怀疑上天并没有真正关注他,只因为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所以不受命运的束缚。
春非我春,秋非我秋。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尽管他身处春天却感到寒冷,尽管他身处秋天却感到炎热;这种季节与心情不符的感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一世出不得,延回历九州。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一生未能实现抱负的情况。他希望能够走出这片天地,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最终却未能如愿。这种遗憾和挫败感让人深感共鸣。
大儿小儿亦何有,忽向燕台访屠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追求。他的孩子虽然平凡,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反而突然转向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去拜访屠夫寻求精神上的提升。这种追求和转变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成长。
形疲骨瘦志已灰,偶尔一官头上来。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身体疲惫、意志消沉的状态。他已经变得消瘦不堪,连做官的念头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这种无力感和绝望感让人深感痛楚。
驱车入解梁誓涉,咸阳避责未筑台。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为了躲避责任而逃离家乡的情况。他驾车进入了咸阳(今属陕西),誓言不再涉足官场事务。这种逃避和决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坚定。
块然身遽亡,三十既已逾,四十渺难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感慨和无奈。他已经年近四十岁,但依然未能得到应有的成就,这使得他的晚年生活更加凄凉和无望。
赴君之丧哭君切,伶仃一棺诗数册。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为友人守丧时的悲痛和哀思。他独自哭泣着为友人准备棺材,并留下了许多诗歌纪念这位朋友。这种悲痛和执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此时逼迫复逼迫,巫咸冈云四结,昆仑河涛百折,炎风萧萧雨声急,又疑天为诗人泣。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守丧期间所感受到的压迫和困扰。他被困在这个悲伤的环境之中,周围的景象也充满了压抑和不快。这种感受使得诗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脆弱。
诗人亡后十五年,新鬼故鬼围坟前。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朋友的思念之情。十五年过去了,他的新朋友和老朋友都聚集在他的坟墓前,陪伴着他度过这个漫长的时光。这种团聚和陪伴体现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友情的重视。
锦州刺史刘大观,独抱一卷来长安。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朋友刘大观为了追随诗人的脚步来到长安的情形。他独自一人抱着一本书来到了这个地方,希望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杜甫的文学精神。这种传承和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文学和历史的敬仰和尊重。
《逼侧行》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在困境中坚持创作的坚韧精神和面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也是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