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迟,一声疾。
云将穿,石欲裂。
不知何人制顽铁,百炼钢成三弄笛。
空园初春,窅其无人。
水际一曲,蛟龙欠伸。
排清风,出明月。
楼高高,声不绝。
三更已还客兴阑,百舌软语花开颜。

翻译:

米图南铁笛歌
一音轻,一声急。
云穿过,石欲裂。
不知何人铸顽铁,百炼成三曲笛声。
寂静园中初春日,不见有人。
水边一曲,蛟龙欲起。
吹出清风,照亮明月。
高楼矗立,歌声不停。
深夜已过客兴阑珊,百舌软言花笑颜。

注释与赏析:

  1. “一声迟,一声疾” - 这里描述了笛声的音调变化,从慢到快再到慢,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节奏感。
  2. “云将穿,石欲裂” - 通过比喻,表达了笛声的力量和穿透力,使听者仿佛能感受到云被吹散,石块因震动而裂缝的声音。
  3. “不知何人制顽铁,百炼钢成三弄笛” - 这句话提到了制笛的材料和工艺,暗示着笛子的制作非常精良和复杂。”百炼钢成”强调了这种材料的坚韧和不易损坏的特性,使得笛子能够演奏出动听的音乐。
  4. “空园初春,窅其无人” - “空园”可能指的是一个空旷无物的花园或庭院,”窅”在这里是深邃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孤独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笛声的悠扬和深远。
  5. “水际一曲,蛟龙欠伸” - 描述了笛声在水中的回响,像是蛟龙在水面上伸展身体的动作。这里的”欠伸”可能是指龙在水中的游动,给人一种生动、动态的感觉。
  6. “排清风,出明月” - 笛声似乎有力量推开周围的障碍物,让清风和明月都为之让路。这两句诗描绘了笛声的强大影响力和美感。
  7. “楼高高,声不绝” - 这里的”楼高高”可能是形容声音的传播范围广泛,而”声不绝”则表达了音乐的持久性和回响。
  8. “三更已还客兴阑,百舌软语花开颜” - 这句话描述了夜晚的结束和客人的离去。”百舌”是一种鸟类,以其柔和的叫声而闻名。这里用“软语”来形容声音的温柔和悦耳,同时”花开颜”可能指的是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美妙的音乐场景。笛声如同春风般柔和而富有力量,不仅穿透云层和岩石,还能引起蛟龙的觉醒。音乐的传唱似乎也带动了周围环境的和谐,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音乐艺术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