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红烛摊书看,貂裘压被防晚寒。
离居谁信是寒食,檐外风雨来无端。
登楼试聎山南北,薄暝窗棂巳无色。
万点归鸦何处栖,冥蒙压得桃花黑。
译文:
十五日薄寒草作,枕上红烛摊书看。貂裘压被防晚寒。离居谁信是寒食,檐外风雨来无端。登楼试聎山南北,薄暝窗棂巳无色。万点归鸦何处栖,冥蒙压得桃花黑。
注释:
①薄:指轻薄。
②作:即“坐”,坐卧。
③摊:展开。
④压:笼罩。
⑤无端:没有原因。
⑥聎(zhàn):同“瞰”(kàn),从高处往下望。
⑦薄暝:傍晚时分,天色渐暗。
⑧冥蒙:形容天阴云密,光线很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寒食节写的。寒食节为唐代清明节前一天,民间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而此诗中却以“寒食”二字开头,与后文写春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借寒食节之景抒发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全诗以寒食节之景起兴,以暮春之景收煞,中间三联分别写了寒食节天气的变化和景物的特点。前两联写天气的变化,从“寒食”二字可见,天气已转暖,但还残留着冬天的余威。后两联则写景物的变化,由“寒食”之景转为“寒食”之思,再由“寒食”之景转为“寒食”之愁。最后两句写暮春时节的景象,表现了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